1、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唐太宗
2、本来这文化教育是被贵族阶级所垄断的,现在孔子将它普及给一般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教无类”。
3、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仕鲁,最开始做中都这个地方的宰,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
4、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5、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6、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回到鲁国。
7、《孔子的故事》是了解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之书,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孔子的一生著名的故事)。
8、“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9、孔子所提倡的“爱人”的主体,包括一切人,上至贵族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爱他人,行忠恕,没有人可以逃避这项义务,对于君王来说,这项义务比他人要重大得多,因为君王的“爱”还应及于所有的臣民。
10、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11、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12、据钱穆《论语新解》注:“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桀,健义,亦高大义。一人颀然而长,一人高大而健。”
13、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14、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15、卫灵公提供孔子与仕鲁时同等的俸禄。居住一段时间后,遭人诬谄而离开。(孔子的一生著名的故事)。
16、回复4收看:色难.........你敢看吗?
17、公元前518年,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18、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战败,孔子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19、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20、东方找到一位智者。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法国学者伏尔泰
21、第四年,为巩固鲁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三桓的势力,孔子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欲拆毁三桓都城的城防。三桓中,孟孙氏和叔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堕都。两家堕都后,三桓中的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拒绝堕都,并得到孟孙氏的暗中支持。堕三都的`重大行动半途而废。
22、公元前550年前,孔子的父母(66岁的著名勇士“叔梁纥”和16岁的纯情少女“颜征在”)相爱,他们冲破礼法的种种制约勇敢地结合在一起。由于他们的结合不符合礼法,故称“野合”。
23、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24、在宋国的几年间,孔子勤奋好学,沐浴着祖先的遗风,感受着民族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殷商文明,并且和宋国的一个女子结了婚。
25、若能进入深里,得其知识,晓其义理,获其智慧,养其情性,便能好学且乐学,能精进且不能自已了。
26、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27、59岁时,孔子见不能得到重用,又离开鲁国,再次来到卫国。孔子与卫灵公政见不只好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达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于孔子,孔子微服而逃。
28、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时,父亲病逝,生母被逐,于是带孔子庶兄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29、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30、 本书亲切、详实地表述了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让人觉得圣人之道,是完全可以学习、实践的。
31、西历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膜拜他,从他那里获取思想的力量;
32、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33、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拒,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稍作停留,到达宋国,宋司马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59岁的孔子经郑国至陈国,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绝粮七日。最后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34、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康有为
35、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36、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37、72岁时,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在卫国的政变中遇害。
38、“行,请驾好马车,都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马儿会游泳。
39、孔子活到老学到老,便是由好之而进入乐之,从而乐此不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