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首创了返回回收技术,探空火箭在设计之初就开展回收技术的研究,因为当时没有无线技术,也没有数传技术,要拿到发射的试验数据,只能依靠箭体回收,所以在我们国家第一次开展空间技术回收技术的就是我们。”和王希季一起共事的范本尧院士回忆说。
2、钱三强,1916-190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3、陈能宽(1928--2027)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d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4、23位科学家大都正值青壮年即担任重要领域和岗位的领导工作。王大珩37岁时受命筹建中国科学仪器馆并担任馆长;朱光亚不满35岁时被任命为核武器研制科学技术领导人;任新民39岁时被任命为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副主任兼火箭武器教授会主任;邓稼先35岁时参加主持原子弹研制任务等。
5、在世前授勋的元勋有13人,分别是:程开甲、于敏、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屠守锷、陈能宽、任新民。
6、总共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7、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面貌和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风貌一旦形成,便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地域文化引领优势。一定的区域文化所拥有的适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人才成长提供人文社会环境的支撑,影响着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重视教化、尊重人才的区域文化对人才的成长产生无形的不可估量的导引作用。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创新友好型的文化氛围,要运用环境育人效应,发扬学术民主,营造宽松的学术生态环境,培育社会创新文化。
8、“经过漫长痛苦的十年,受尽煎熬的妈妈,看见报上一个个人平反昭雪,爸爸的事还杳无音信,她受不了这焦急的等待,连续几昼夜不能入睡,情绪急躁,不住说话,眼睛发直,我们带她去看病,医生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9、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d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0、“愿为培养一批优秀的航天器设计师而奉献一生”
11、23位元勋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从21位元勋的留学国来看,美、英、法、德、苏是他们的主要留学地。其中去美国者最多,达11人,居半数以上。
12、1946年,郭永怀受邀前往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任教,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系的五位创始人之一。
13、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4、1970年4月24日晚9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送上了太空。15分钟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中传出喜讯。我国成为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5、核试验研究所成立之初,程开甲根据专业需求,在上级支持下,从全国各地研究所、高校抽调了一批专家和技术骨干。对于他们,程开甲给予充分的信任,作出了许多挑战性的工作安排,使吕敏、忻贤杰、杨裕生、乔登江、丁浩然、丁冠生、钱绍钧、陈达等人迅速成长。
16、她历尽千难万险千辛万苦,抚育三个女儿,并教她们英文;同时,百折不挠地为丈夫调查申诉!
17、在追授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还有一位非正常死亡的科学家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赵九章是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究竟物理学家,中国动力学气象创始人、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1968年10月26日深夜,在中关村的家中服安眠药自尽。
18、后来把降落伞收回来的那些尘埃进行仔细分析辨认,经过几个小时,最终确认是核爆炸。”科技史专家葛能全曾多年担任钱三强专职秘书,现在已经76岁。谈起当年的原子弹爆炸,葛能全依然很激动。
19、王希季在办公室(2016年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白国龙摄
20、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黄土塘镇,童年时靠父兄小本生意的收入支持上完小学,由于小学毕业成绩优异,校长说服其父同意他上中学,1933年,他成为黄土塘第一名中学生。1941年,他考入当时迁入贵州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5年8月,他以总评成绩全校第一大学毕业,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他考取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次政府组织的公费留学考试,1947年10月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伦敦帝国学院矿校冶金系深造并兼任实习指导员,获帝国学院文凭。
21、“爸妈结婚前几年,是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女儿赵燕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清华,爸爸同学们的聚会郊游、妈妈是当然的来宾,胸前别着一个小条:‘赵来宾’,妈妈每次说到这里,就咯咯地笑……妈妈年轻时性格活泼调皮,又爱玩,她说爸爸常管她念书,有时把她关在屋里,要她复习功课,妈说,有一次爸爸帮她在两个钟头里复习完了全部三角。”
22、“尊敬的王希季院士:在您百岁寿辰之际,五院全体干部职工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
23、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24、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25、但是,郭永怀“牺牲”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曾经在《知识分子》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独家解密|48年前“两弹一星元勋”飞机失事前后》),作了尽可能的考察。
26、我还在信中说,由于历史(尤其是保密)的原因,对研制“两弹一星”的有功人员,只在内部奖励过,从未公开。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美国还有人在诬蔑我们的核弹和火箭技术,是从他们那里偷来的!现在该是还历史以真实、让事实来说话的时候了。
27、中国向二十三位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他们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中十位科学家本人的回忆文章和杨振宁追忆邓稼先的文章被收录于《请历史记住他们》一书。中国科学院策划、科学时报社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中,既有当年担任““两弹一星”科技协作的杰出指挥员和承担科研攻关的著名科学家亲身经历的回忆,也有已故元勋钱三强、王淦昌等生前留给国家历史和档案部门的珍贵资料。
28、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9、当她兴冲冲上登上三楼家门口时,门忽地打开了,保姆哭泣着说:“姚所长……被人打死了。”
30、周恩来得知郭永怀牺牲的消息后,眼睛顿时湿润了。钱学森更是悲痛不已地:“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如今,我国空气动力中心大院的松林山上建有一座纪念亭,上面刻着张爱萍将军所书的3个大字———“永怀亭”。
31、钱三强(1916~190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32、王希季(左)在上海机电设计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33、江苏省常熟县人,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34、1958年10月,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主要技术负责人,赵九章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建议。1964年,我国地对地导弹、原子弹先后炸响;1965年初,赵九章向周恩来总理递交了一份关于尽快规划中国人造卫星问题的建议书,与此同时,钱学森也写了一份重新上马人造卫星的建议书。
35、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36、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又一次想起了父亲。我仿佛看见,父亲就在我们中间,正和我们一起进行着新的伟大攀登。
37、江泽民精辟阐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38、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第一枚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液体探空火箭T-7M随着一声令下腾空而起,奔向遥远天际。
39、1950年,钱学森被美国政府拘留,郭永怀在康奈尔大学为保释钱学森出资营救。1955年,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后,美国政府才取消了禁止华裔学者出境的禁令。同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临行前,他与郭永怀两人约定一年后在祖国相会。
40、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41、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42、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43、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分管材料状态方程和爆轰物理研究。他第一个采用合理的TFD模型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
44、想起在核试验场区的生活,他说自己还要“努力不懈,不老长青”
45、“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46、钱学森传记——《蚕丝》(ThreadoftheSilkworm)1995年在美国由BasicBooks出版社出版,华裔作者张纯如在写作过程中曾在美国采访郭芹,郭芹回忆父亲遇难的情形时说:“那是一个雨天,缺乏经验的驾驶员错误理解了导航员的指令,飞机撞到跑道上失火燃烧……”
47、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王希季平静地说:“作为一名d员,我无条件接受组织的安排。”1958年11月,王希季调入上海机电设计院任总工程师,成为我国早期火箭及航天器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从此,他更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发展视为人生的首要目标。
48、在王希季工作过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青年职工魏久哲印象最深的就是王希季院士以身许国的精神和不懈探索的情怀。
49、以下列举几人,若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以下网址,来自头条百科
50、从学历背景来看,23位科学家大多具有研究生和海外学习经历,87%接受研究生教育,65%具有博士学位,91%出国留学或进修,置身于当时世界教育水平高、学习环境好、师资力量强的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51、郭永怀是最早被追认为烈士的。1968年10月,郭永怀(1909年4月14日—1968年12月5日)赴西北参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完成后于12月5日晨乘飞机返回北京,因飞机失事牺牲;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52、获得两弹一星的有哪几位科学家,“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获得两弹一星的有哪几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的有哪几位科学家1获得“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有23位,他们分别是:
53、自从调进核武器研制队伍,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54、1933年,赵九章大学毕业,留在清华当助教,吴岫霞也高中毕业,两人结婚,一年后女儿出生,“妈说,那时爸爸一个月90块钱,养家足足有余,还能请一位保姆帮助家务。”
55、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56、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57、“在妈妈的世界里,爸爸是栋梁,我们的家是她温暖的窝。”赵燕曾写道,“爸爸离去,栋梁折,大厦倾,妈妈的世界破碎了。我们那个温暖的家,破碎了……笑容从她脸上消失,她一下子老了十岁,看了令人心碎……爸爸去世,我们连哭的权利都没有!”
58、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
59、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60、 1968年6月-12月,半年内,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功勋科学家相继非正常死亡,带给家人无尽的灾难和伤痛!这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悲剧中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所遭受的,都不应该被忘记!
61、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郭永怀并不是唯一的烈士。另外一位“烈士”很少被人提及,而且他的“烈士”称号来之不易。
62、在第一封信里,钱学森对郭永怀说:“快来,快来!”彷佛是弟弟在向哥哥(钱比郭小两岁)招手,快快回家!还告诉他带点什么回家,最要紧的是:带书来,带人来!第二封信里,钱学森获知郭永怀已抵达深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告诉后者:“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自己公务缠身,不能亲迎郭的一众三口,就让鸿雁传情:家里什么都准备好了,办公室、住所等等已有安排,连学生都给物色好了,就等着“永怀兄”的到来!而且,填写选单位的志愿,“请您只写力学所”(还打了加重语气的记号!)这还不放心,再加一句:“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不久之后,“兄弟俩”终于重逢于中关村力学所,开始了携手共同奋斗的12年。
63、从求学西南联大到远渡重洋赴美深造,从参与创立新中国航天事业到隐姓埋名投身研制“两弹一星”,从主持研制我国的返回式卫星到谋划星船耀太空……他不断提出航天新概念,探索宇宙新空间。
64、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65、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学家。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湖北省麻城县王岗乡(今麻城市铁门岗乡王岗社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66、说起这位科学家我想很多的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出生于1924年是生在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在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立马就选择了回国,当时他很多的同校好友还有老师都希望他可以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金钱荣誉早已抛诸脑后,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可以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真的是非常的了不起回国之后的他就在中科院从事原子核方面的研究工作,从1958年开始,到1964年10月我们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经历了六年的时间,我们国家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再也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威胁了,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邓稼先在后面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67、现代科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众多的研究者和科学家集体集中力量来解决重大的科技问题,要注重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协同合作。科研团队是一个成员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围绕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实现团队成员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形成相互促进与竞争合作的氛围,有助于产生人才集群效应。
68、在玻恩那里,他选择超导理论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先后在英国的《自然》、法国的《物理与镭》和苏联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5篇有分量的超导论文,并于1948年与导师玻恩共同提出超导的“双带模型”。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超导电性来源于导带之上的空带中,布里渊区角上出现电子不对称的奇异分布”。 在玻恩身边的四年,他学到了许多先进知识,特别是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分歧,还结识了狄拉克、海特勒、薛定谔、谬勒、鲍威尔等科学巨匠。
69、2002年,在清华大学办公室,86岁的林家翘先生回忆起他当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郭永怀去世消息的悲伤时刻:“当时我好震惊,好心痛啊!”林家翘、梁守瀛夫妇1972年回北京时首先要求见到李佩,这样一直在接受审查的李佩,才第一次被允许从合肥回到北京。
70、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这所教会学校培养了包括陈省身、李政道在内的10位院士,在此他接受了六年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基础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初二时,他要“发明”水循环驱动的大船,想法幼稚,但姚广钧老师还是要他再多动动脑筋,精心呵护他敢于想象、敢于“发明”的童心。
71、科学发展需要积累和传承,往往需要数十年的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知识积累与两代人之间的智力接力具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家庭条件和父母对子女学业的重视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基本保障,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遗传基因。优良的家庭学习传统、父母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成长影响至深,崇学好学的家庭氛围能够激发人才潜能。
72、之后,郭永怀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
73、当前,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取得新成就,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建设为代表的航天重大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王希季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一批批航天人正全力以赴接过前辈传递的接力棒。
74、23位科学家大多出生或成长于经济文化发达的江浙文化区。江苏和浙江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河北、辽宁、山东、云南各1人,甚至存在出生于一个地区的情况,如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湖州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吴江人。
75、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荣成人,中共d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76、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d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作出了对共和国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
77、钱三强、钱骥、姚桐斌、赵九章、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周光召、杨嘉墀、陈能宽、陈芳允、吴自良、任新民、孙家栋、朱光亚、王希季、王大珩、于敏、郭永怀。
78、科研人员只有把自己的追求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只有坚持和实践科学家精神,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发展科技事业,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人是决定性因素。自觉树立科研自信心,科研人员需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克服跟踪研究、模仿创新的思维习惯和技不如人、知难而退的畏难情绪,勇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并取得原创性成果。
79、研究23位科学家的成长成才经历,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不少共同特征。
80、2003年3月20日,一个星期四的傍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演讲厅,我聆听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夫人彭洁清的演讲“航天情——我永远眷恋的桐斌”。
81、铀扩散分离膜在当时被称为原子弹当中最绝密、最关键的一个技术设备。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钱三强以及时任科学院副院长裴丽生亲自到上海组织联合攻关的研究室,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交给工厂几千只扩散分离膜。
82、赵九章(19015-1926),浙江吴兴人(今湖州市吴兴区),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中国著名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