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3、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0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5、0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8、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9、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涂中,一面练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
10、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1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2、0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13、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4、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
15、0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1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7、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18、0 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19、因为“我”心里自始至终都装着一个真相。可是
20、在同一篇文章中,记述在一天晚饭时,当作者说到伯父的鼻子和爸爸周健人的相貌其它部分都很象,只有鼻子不一样时,作者写道:"那一点不象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一动一动的“。紧接着作者又写道:"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已的胡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可是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2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22、0 我们是奴隶,革命之后我们发现受了骗,做了奴隶的奴隶。
23、0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24、0 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25、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
26、最后,当作者问及拉车人为什么会光着脚拉车时,伯父臉上慈祥愉快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按了按作者的头,半天后才深深叹了口气。
27、0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8、0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9、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
30、0 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
31、0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32、0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