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程与方法:培养同学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2、让我们继续和杏林子一起去探访生命的踪迹吧!
3、⑴“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中“跃动”能否换成“跳动”?为什么?
4、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
5、李卫东老师出示了杏林子的残疾的资料,让学生体会那种痛苦,思考在生死之间如何选择,自然而然引出两个问题:活还是不活?怎么活?
6、(出示香瓜子图片)问:这个时候,又引发杏林子对生命的什么考虑呢?用上句式:
7、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8、指导朗读。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男女比赛读,齐读)(杏林子生命生命教案)。
9、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0、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可以进行尝试了。答案应该很丰富。比如:
11、教学方法:以读为主线,读中发现,读中感悟生命的真谛;通过前置性作业、小组建设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12、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板书:珍爱生命)
13、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了这样一段话。
14、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他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他,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他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欲望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他!
15、同学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四年级同学对生命这个繁重话题的理性考虑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同学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深入考虑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同学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身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16、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指导学生在交流汇报讨论的过程中,感情朗读,完成品读感悟和熟读成诵。)
17、b.刚才我们从关键词中读懂了内容,体会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从这三个感叹号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谁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18、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9、(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理解杏林子所创造的价值。)
20、从教学过程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21、(2)同桌交流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写写你们认为最难的生字。
2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23、C、是啊!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又一次让我们懂得了生命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让我们带着对自己生命的.礼赞,带着对杏林子的无比敬仰一起来歌唱生命吧!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24、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25、(1)抓住重点词,理解飞蛾的强烈的求生欲望。
26、例: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杏林子
27、与《生命生命》一样,本文也是一份响亮的生命宣言。在内容和思想情感方面,它们有着如下共同点:
28、提问:读了题目,从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篇课文要与我们谈论什么问题?(预设:课文要与我们谈论“生命”这个问题。)
29、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了?
30、后来我用同样的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我的教授工作虽然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一些可以利用的短暂的时间。
31、请你伸出手来,想象有一只飞蛾正握在你的手中,你能感觉到什么?(生:我感到它在扑着翅膀,它在拼命挣扎,想快点飞走。)
32、“书读万遍,其义自见。”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注重的是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不断地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反复品读重点的语句,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如何珍惜生命,例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鼓动双翅”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在学生品读如何向珍惜生命而做出成绩的人学习,学习他们坚强不屈的品质,从而升华文本的主题思想。
33、飞蛾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9天,砖缝中的小瓜苗比它更短,然而它们却无比珍视自己的生命,如此顽强地活着,这给杏林子,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请默读第四自然段,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34、D、如果你是这只飞蛾,此时你是怎么想的?你会说些什么?
35、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准备从这几方面入手:
36、教学中,通过第一个课件展示了杏林子命运中的不幸,同时点出她的坚强,引导学生感受文中前两个事例中所提到的小飞蛾和小瓜苗的生命,使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事例,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生命的思考。这样一来,既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又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心,并和自己的心产生共鸣,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37、在学生了解了文章梗概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针对文章重点段落的重点句子进行品读,在品读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品读中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在品读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品读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38、“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今天,让我们跟着这位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一起用心灵来感悟生命吧!
39、这个训练加大了难度,需要学生再次深入课文,认真思考,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学生若是感到困难,老师可以做适当示范。比如第二自然段,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从“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这个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是多么脆弱;而从“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中我们又分明感受到飞蛾是那么顽强!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去补充句子:
40、小结:是的,生命是有限的,珍贵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呼唤——(生接)《生命生命》。
41、导语: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课文,与大家谈论“生命”这个问题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吧。
42、利用短暂的时间,其中有一个诀窍:你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如果只有五分钟的时间给你写作,你切不可把四分钟消磨在咬笔杆上。思想上事前要有所准备,到做这项工作的时候,立刻把思想集中到工作上去。‖
43、读到这,如果让你给课题加标点你会加什么?再读课题,你会怎么读?(齐读)
44、导语:杏林子身患重疾,还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文学成就,是得益于她对生命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杏林子的内心,看看她是怎样思考生命的,探究她能取得这样的文学成就的原因吧。
45、下面谁能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再来读读这句话。
46、②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