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元龙(1910),四川石棉县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留基委评审专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外审专家。2015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青年学者),2016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各种后现代哲学,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
2、直到本世纪初,一些哲学家开始难以接受这套理论,我们发现各种反笛卡尔主义的哲学流派开始出现,在英国、欧陆以及美国的实用主义者当中,海德格尔就是笛卡尔的反对者之我认为从这个反叛中,我们能悟出海德格尔哲学的关键所在,我打算从这里开始讲授海德格尔的哲学。
3、据此,他追问道:“‘存在者’这个词究竟是指什么?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有答案了吗?所以现在要重提存在的意义”。(1)可见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名义上是“存在论”,实际上却是“存在者论”。但是,存在者之所以是存在者,首先要以“存在”为前提,为根基。既如此,传统哲学显然是无根的本体论。他所要建立的本体论却是有凭有据、有根的“基本本体论”。这表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在区别“存在”和“存在者”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威廉·巴雷特(WilliamBarrett):美国哲学家,代表作《非理性的人》被公认为英语国家中研究和介绍存在主义的最优秀的著作,在西方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本集他通过讲解海德格尔的学说来介绍存在主义,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大家介绍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5、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的缺陷正在于它的“形而上”,即完全脱离真实的生命,脱离人生存的事实性。形而上学要追求“客观的”“绝对知识”和“绝对真理”,这就使它眼睛只盯着纯粹现在和非个人的普遍性王国,而无视生活在特殊、有限的时间和处境中的个体生命,也就是海德格尔称为“事实的生命”。此在、时间、情绪、生命等诸多理解都建立在这种存在论的基础上。
6、而萨特所说的“存在”却是针对着“本质”提出来的。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绝对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库恩语)。这里“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本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2)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工匠主义,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7、海德格尔要问的是:“何谓存在”,正是要从这个问题上颠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或许要问,形而上学什么意思?如果说日常经验领域是形而下的,那么形而上是不是好理解一些。形而上学研究本质,研究一切事物现象抽象出的原因及本源,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这就被称作“第一哲学”。比如,他们会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上帝是什么?在这样的问题中,“是”的意义与本质,即何谓“是”的问题从来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这正是海德格尔的起点。
8、M:维特根斯坦说过: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一个经历,因为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因此死亡不是一个你能拥有的经历。
9、c.不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某个人的具体存在,而是指孤独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他的自我感。
10、烦有“烦心”与“烦神”之分。前者是指此在与他物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后者是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要说明的是“烦心”中的他物主要不是指与此在发生关系时的某种事物,而主要是指此在藉以与他物发生关系的“用具”。某种用具(即工具)的存在以它们为“此在”所用这种活动为前提。此在使用用具既揭示了“此在”本身的“在”,也揭示了用具的“在”,同时也揭示了用具所及对象的在。以此类推,通过用具的使用就揭示了与此在有关的其他存在者以及整个世界的“在”,由这里就不难引申出其他存在者“存在”的意义正是在烦心这种活动中由“此在”赋予的。
11、不过,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沉沦还是异化,都并不是指此在道德上的堕落,也不是此在的偶然属性、偶然特征,而是此在内在的先天结构。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此在在世不是离群索居,孤寂一人,总是要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体现“常人”统治的政治制度、法令法规、社会舆论、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的约束,如果自我对此没有高度的自觉,自然会陷于沉沦与异化之中。
12、海德格尔生于十九世纪末,谢世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的政治、经济风云变幻,但基本上是出入于高等学府和书斋。学习、讲授、研究、著述终其一生,是一位典型的学者,深刻的思想家。其著作富于冷静的思辩、清晰的逻辑和完美的结构。读其著作常常为其内在的深邃思考和折服人心的逻辑力量所打动。萨特则兼具学者和斗士的风采。虽说在学理的深刻、观点的创新上很难说能超出海氏多少,但在存在主义的传播和引起的广泛影响方面却又是海氏望尘莫及的。
13、萨特的“自由观”一方面是以存在主义为其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相对于“本质主义的自由观”建立起来的。在萨特看来承认本质先定,承认上帝决定论、命定论、承认自由是对必然的限制等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表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存在主义自由观确认“自由”首先不是有待于争取的目标,而是“自为存在”的起点。换句话说,有自为存在,就有自由;有自由就有自为存在,人作为“自为的存在”生来就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法摆脱的。“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囚徒”,“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因此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区别于‘人的实在’之存在(etre)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3)(P5—6)(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14、本次讲座,马元龙教授将就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展开畅想,在存在与不存在间进行讨论,在时间的深空中展望,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哲学的奥妙。
15、B:让我们谈论他是如何阐述它们的,例如,人存在的一个特征···我们刚才说到了一些,他将这个概念称之为“被抛”(thrownness),德语词是“Geworfenheit”,直译过来就是“被抛”。很简单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然而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仍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实,我们没有挑选过我们的父母,我们在一定的时期,带着被给定的遗传结构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些都是我们为了塑造生活所承受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因此人生从一开始就像掷骰子一样,它的偶然性根植于一些无法避免的事实中——你的父母、一定的历史时期···
16、萨特的“自由观”一方面是以存在主义为其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相对于“本质主义的自由观”建立起来的。在萨特看来承认本质先定,承认上帝决定论、命定论、承认自由是对必然的限制等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表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存在主义自由观确认“自由”首先不是有待于争取的目标,而是“自为存在”的起点。换句话说,有自为存在,就有自由;有自由就有自为存在,人作为“自为的存在”生来就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法摆脱的。“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囚徒”,“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因此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区别于‘人的实在’之存在(etre)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3)(P5—6)
17、M:为什么这个现象特别发生在现代文化中?它难道不是人之境况的一部分吗?
18、亚理士多德认为,人的身体和灵魂,如同物质和形式一样,是不可分离地存在着的。灵魂有三种,而要使这三种灵魂得到发展,就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分别为体育、德育和智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这三方面,使之达到最高的程度,使体、德、智得到和谐的发展。
19、B: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必须应对它。但存在是给定的,不是推断出来的,哲学家的任务便是用描述的方法表述出存在的特征,我认为强调海德格尔的目标是描述性的这点很重要。他不是一个做推断的形而上学家,他不打算建立任何关于终极现实是什么的抽象的思辨理论,他更在意自己的理论是否充分地描述了我们的现实。
20、现在的伦敦和莎士比亚时代的伦敦不可同日而语了,那时的伦敦紧邻着乡村。
21、海德格尔的行文清晰明确,但我认为我们也的确在哲学里发现,对某些选词的偏见,你提到了卡尔纳普,我当了好几年卡尔纳普的学生,我对海德格尔的兴趣,部分由于想弄清这场纠纷的由来,海德格尔真有他们说的那么糟吗···
22、M:我想海德格尔在我们的讨论中越来越清晰了,我想正在看节目的人会开始扪心自问了,但海德格尔实际上说的是什么?他谈到了什么?他的学说是什么?他关注的一些核心主题是什么?
23、如此,存在论问题从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转换为事物的意义问题。对存在本身来说也就是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的问题,这是海德格尔心中的基本问题。而对于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也就是说,人的存在行为,即他的"去存在",决定了他是什么。
24、指的是人的存在,而不是物的存在。“物”只能“有”,而不能“存在”。
25、海德格尔前期的思想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根本不能去探讨存在是什么,而应该探讨存在的方式和意义。
26、M:我们到了陌生城市都会有这种感觉,但有一些人会一直感受到这种陌生感,他们是居住在自己皮囊里的陌生人。我们接着谈下一个话题,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谈论《存在和时间》里的基本主题,我想这会让正在看节目的人立马换台的,这本书处理的是一些非常根本的主题,并且在很深的层次上令人思考,即便没有给出答案,却将问题阐释得一清二楚,这使得这本书具有巨大的价值。然而,和其他许多哲学家一样,在青年时期创立里一门大哲学之后,海德格尔往前推进,并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远离早期的关注重心。比如《存在与时间》是作为原计划的两卷本中的第一卷出版的,但第二卷一直没有面世,所以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半本书,为什么他没有完成最初制定的计划呢?为什么他后来做了那些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事呢?
27、神学关系:存在主义代表着对科学崇拜和技术万能这种浅薄的乌托邦式的乐观主义之反动。存在主义可以帮助基督徒们更清楚地窥见基督宗教神学的本质,以及它与当代文明、文化及思想的关系。
28、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现实派代表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著名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人人受教育”、“人人学习一切”的泛智论。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各方面都应与自然相适应。这里的自然一是指自然界及普遍法则,一是指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在人的自然天性方面,他指出了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技巧。”并由此提出教育要根据各人的要求和特点进行。这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观念是并行不悖的。
29、最后,海德格尔认为以此在的将来时态为尺度、为标准衡量此在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看到此在有两种“在的状态”,本真的存在状态和非本真的存在状态。
30、M: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的发展基于一个假设——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分裂,既有观察世界的人,又有被人观察的世界这种二元论,这种主体和客体分裂的假设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整个科学和哲学中。然而与大多数西方人所设想的相反,这种世界观仅仅是西方所特有的,仅存在于过去的四五百年中。
31、现在人们谈到人文主义总是言必称希腊,言必称欧洲文艺复兴。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同样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以个体自由发展为目的为价值追求的精神。其代表当首推老庄。比如老庄哲学中最基本的核心概念“道”:
32、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
33、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最先提出存在主义的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索伦·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雅斯贝尔斯、马丁·海德格尔。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存在主义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并成为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50年代在美国逐渐风行,80年代中期在中国高校部分年轻学生中也曾有一定影响。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让·保罗·萨特、梅洛·庞蒂 、阿尔贝·加缪等。
34、索伦·克尔凯郭尔,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
35、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浪漫派代表是法国大教育家卢梭。他的著名教育论著是《爱弥尔》。卢梭主张“要以天性为师,不要以人为师”,甚至认为如果顺应天性发展,罪恶就可以消灭,社会就可以得救,那么,这自然的天性是什么呢?卢梭认为是自由,是理性,是善良。他笔下的爱弥尔就是这样一种在理想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然人”的典型:
36、既然存在与存在者完全不同,存在又无法直接探究,那么两者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37、“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对于此在这种“在的”状况,海氏取了个专有名称,叫“沉沦”。他还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闲谈、好奇、两可等习尚所支配而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1)(P219)
38、你知道笛卡尔是新科学(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他提出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分裂:为了计量和操纵自然,心灵将自然图式化,同时,人作为主体又与自然发生对抗,由此便产生了心灵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二元论,在此后的两个世纪内,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没有脱离笛卡尔哲学设置的这套框架。
39、M:正如华兹沃斯的诗句:“世事纷繁,久远的眼前的;得来失去,耗人心神。”
40、海德格尔指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对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它们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人有绝对的自由。
41、B:二元论很牵强,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并不接受这种观点,我并不把你看成是一个依附在身体上的心灵,我意识到的是一整个的你,但我推断你的存在,你的存在是可疑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返于身体与心灵之间,在这些转换中我们不会问自己任何特别哲学的难题,因此这样一来,哲学变得不符合我们平时对事物的感受,就好像心灵和外部世界相互对立,而这种对二元论的反抗构成了20世纪哲学的特征之海德格尔有他独特的策略:你和我共处于同一个世界,你不是一个依附在身体上的心灵,我也不是一个依附在身体上的心灵,我们是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人。所以当你问我打算如何介绍海德格尔的哲学,我打算从“存在于世”这个基本概念开始,当然“存在”一词令人望而生畏,因为它看起来高深莫测,但我们必须在最通俗、最普通的日常意义上来理解它,这便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开展哲学思辨的起点。
42、人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主义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存在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认为,我可以理解他人,他人也可以理解我,分歧在于:我将他人或他人将我当作物还是当作有主观性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萨特基本上属于一个类型,即他们认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对立的,实际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的关系。而以布贝尔和马塞尔为代表的另一派主张则与之相反。
43、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则探讨了存在和语言的关系,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提出了“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如前文所述,他认为存在不是“外物”的存在,而是人的内在体验或思想,而思想总是通过语言而显现的,所以他说“思想是存在的展示”,“存在在思想中形成语言”。
44、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
45、B:这种主体和客体的分离在笛卡尔之前并没有出现在哲学中,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哲学家都没有作出这样的分离。
46、索伦·克尔凯郭尔,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
47、在萨特看来,选择本身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但对由选择而引起的后果负责却是令人焦虑的根源。这表明萨特心目中的烦恼不同于海德格尔讲的做人本身的烦恼,而是入世承担责任的烦恼。有人批评萨特,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承担很苛刻,难以接受。萨特则指出:“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样想,是环境和我做对,我本来应该得到比实际取得的更大的成就,我承认我没有过伟大的爱情或伟大的友谊,但这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配受这种爱情或友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没有写好书,这是因为我没功夫写,……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离开爱情的行动就没有爱情,除了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天才以外,就没有天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那些一生无所成就的人是没有安慰的”。这充分表明在萨特那里“自为的存在”(即人)、“自由”、“选择”、“责任”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在不顾任何条件的极端的自由观中明显包含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合理的成份。
48、“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萨特是存在主义在法国的最大代表”,这是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却见仁见智,说法不一。本文想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各位同仁。
49、不过,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沉沦还是异化,都并不是指此在道德上的堕落,也不是此在的偶然属性、偶然特征,而是此在内在的先天结构。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此在在世不是离群索居,孤寂一人,总是要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体现“常人”统治的政治制度、法令法规、社会舆论、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的约束,如果自我对此没有高度的自觉,自然会陷于沉沦与异化之中。
50、a.指的是人的存在,而不是物的存在。“物”只能“有”,而不能“存在”。
51、存在主义代表作品:《存在与虚无》(作者:让·保罗·萨特)
52、海德格尔认为,尽管一切存在者因存在而在,但是你要追问存在问题,你必须通过一个存在者。人总是处在“tobe”的过程之中,存在正是通过人这种在者得以显现,海德格尔将此称之为“此在”。他认为“此在”就是人独一无二的特点。
53、M:有一个我认为之前的哲学没有充分考量,而海德格尔和存在主义者给予正视了的是,我们对死亡的思考会引发忧虑(anxiety)。当我们试图正视我们会死这一事实时,我们感到惊恐万分,这种人面对生命的有限或必死性时的忧虑,成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主题之一。
54、存在主义认识到,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
55、布莱恩·麦基(BryanMagee):英国著名哲学家,本节目主持人
56、B:生活中越熟悉的东西越难捕捉,眼前的东西往往是最后才看到。的确,海德格尔描述的人的存在的特征从很多方面看都很平凡,但你之前完全不会以这种方式看待它们,我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眼前的,人们会以各种方式忽视它们。充分描述它们,在某种意义上会让我们以全新眼光审视一切,这并不容易。假如我将海德格尔同另一位研究日常现象的哲学家做比较的话——比如说晚期的维特根斯坦,这个比较是相当有趣的,因为维特根斯坦设想哲学的任务应该是厘清日常语言的混乱,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在同一个层次的有效的沟通,持续发挥我们的功能。沿着维特根斯坦的思路,我们几乎可以设想出这种可能性,如果我们厘清所有语言上的混乱,哲学本身也就消失了,或者把我们引入哲学的问题将会消失。但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我们仿佛行走在日常现实的平面上,突然间脚下裂开了异常的豁口。
57、此外,海氏认为此在在世、存在不是指象桌子在房间里摆着,张三和李四都在教室里坐着那样的一种静态的空间形式,而主要是指一种“在起来”、“显现着”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主要是一种动态的时间形式。既然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因此烦就包含有时间性结构,大致说来有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在,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在,依附于其它存在者的在。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分别为此在的将来时态,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时间性自行表明即为本真的烦的意义”,(1)(P378)言下之意,有“此在”就有“烦”,有烦就有时间。此在、在世、烦,时间完全是同步的,“烦”从始至终贯穿于“此在”的整个在世之中。
58、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59、接着,那么意义又是怎么来的呢?海德格尔称作来自“世界”。书的意义不是固有的,而是先有人进行书写等精神劳动并有人进行了阅读体悟,才会把一些带着字体的纸张理解为书。在这样的生活世界的视角下才能理解书的意义。正因如此,意义问题比何物存在的问题更基本。世界就是作为整体的意义,它给予事物以意义。所以,意义并不在语词,也不在事物,而在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的结构整体。海德格尔关注“存在”,即是如此从根本上颠覆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他的目标,不是人,而是一般存在,或存在的意义。
60、当然,海德格尔区分存在、存在者和此在并非只是概念上的咬文嚼字,而是揭示人作为“此在”如何在“沉沦”中丧失了自身的存在本质,以此展现出人以“常人”为标准最终陷入了迷茫与沉沦的生活状态。
61、海德格尔的描述如何能给我们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死亡的描述就相当的有意思,这个描述颠覆了我们通常的观念,因为我们通常会竭力回避死亡这个现实,他指出了死亡这一事实中非常独特的一点,我们通常认为死亡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们在讣告上读到人死去等等,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东西。死神肯定会降临到我头上,但时辰未到,所以死亡是外在于我的一件事。但奇怪的是,如果我开始认为它是我的死亡,我的死亡对我来说决不再是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永远无法读到自己的讣告,死亡对我来说是件天大的事,它决不是这个世界其他人的事。
62、M:我现在完全有这个自由去脱光衣服,跳出窗外,我确实可以做这些事。
63、谈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海氏认为“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依据,是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动态的角度讲,是使“存在者”显示为“存在者”的活动,过程。“存在”较之“存在者”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反过来,既然“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没有现实的本质,不能给它下定义,仅仅是一种“在起来”的可能性,从这一点出发,就不能问“存在”是什么,只能问“存在者”怎样存在,为什么存在,有什么理由说它存在而不能说它不存在,等等。显然这便是通过“存在者”提出、追问、澄明“存在”的意义。这表明“存在者”固然要依据“存在”而成为存在者,但是“存在”自身的意义却要依赖、通过“存在者”才能加以探求和追索。正是根据这种认识,海德格尔才借用柏拉图的话说:“当你用‘存在者’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已经早就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1)(P1)之所以茫然失措,原因正在于没有真正懂得“存在”的内涵。这表明在海氏看来传统哲学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即都是在没有真正理解“存在”意义的情况下就肯定了它的存在,而实际上却是把“存在”的问题作为“存在者”的问题处理了,从而导致“存在”的失落或遗忘。
64、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65、海德格尔是针对“存在者”提出“存在”的。那末,在海德格尔心目中什么是“存在”,什么是“存在者”,二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66、M:你是否同意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哲学传统的中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知识问题:我们要知道什么?我们知道什么?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知道?我们怎样能确定等等···一直以来这些都是哲学史里的关键问题。但海德格尔关心的不是这些问题,他更在意何为存在,一切是怎样存在的?我们发现自己所在的那个存在又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问题,这让一些人着迷,但对其他人来说它们并不好把握。
67、和海氏相比,萨特认为只有当“自为的存在”考虑到由于自我选择而应承担的责任时才感到这是“真正的苦役”,并由此而产生出烦恼、焦虑。这表明,如果说海氏把“烦”看作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的话,那么萨特则只是把“烦”作为“自为的存在”在世的一个构成环节,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68、和海氏相比,萨特认为只有当“自为的存在”考虑到由于自我选择而应承担的责任时才感到这是“真正的苦役”,并由此而产生出烦恼、焦虑。这表明,如果说海氏把“烦”看作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的话,那么萨特则只是把“烦”作为“自为的存在”在世的一个构成环节,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69、(3)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出版社,19
70、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71、此外,海氏认为此在在世、存在不是指象桌子在房间里摆着,张三和李四都在教室里坐着那样的一种静态的空间形式,而主要是指一种“在起来”、“显现着”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主要是一种动态的时间形式。既然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因此烦就包含有时间性结构,大致说来有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在,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在,依附于其它存在者的在。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分别为此在的将来时态,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时间性自行表明即为本真的烦的意义”,(1)(P378)言下之意,有“此在”就有“烦”,有烦就有时间。此在、在世、烦,时间完全是同步的,“烦”从始至终贯穿于“此在”的整个在世之中。
72、B:我想我会先从海德格尔所处的历史背景谈起,不过涉及的范围比你刚才提到的要大,并且不是用几十年,而是用几百年来衡量,我打算把他放在由笛卡尔开启的整个现代哲学里谈起将。海德格尔置于这种背景下讨论是相当有趣的,因为它与他相关,并使得他与20世纪的其他哲学家区别开来
73、与此不同的是萨特却把“自由”看作“自为的存在”之在的根本方式,有“自为的存在”在,就有“自由”在,想逃避也逃避不了,并由此确立起颇具特点的自由观。
74、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萨特同为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但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术界看法各异。本文从“存在观上的异同”、“自由观上的抵牾”、“学者与斗士”三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75、海德格尔对于存在的看法与传统形而上学截然不同。首先,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与存在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而传统形而上学却未能加以区分。存在其实体现为一种始终处在生成之中的“tobe”。存在先于存在者,存在意味着一种显现,一旦凝固下来,那么就是存在者而非存在。
76、本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2)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工匠主义,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77、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认为,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
78、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了自己。“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完全超脱了尘世的庸俗和繁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这才有了著名的庄周梦蝶和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这种绝对的自由状态,就是逍遥游,就是庄子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而这种顺性达情的自由理想对现实必然是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
79、而萨特所说的“存在”却是针对着“本质”提出来的。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绝对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库恩语)。这里“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
80、但是必需指出的是,萨特并不是为强调自由而强调自由,他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由自由选择而带来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康德曾经指出: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任何道德可言,而自由就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萨特接受了这个思想并把它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当自我一旦作了某种选择之后,不仅是在塑造着自我,而且也是在塑造着他人,因此不仅应替自己负责,而且也要替他人负责。“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它本身是有责任的”,(3)(P708)显然其中贯注的思想和康德的“普遍道德律令”是一脉相承的。
81、B:是的,实际上“异化”是个不幸的概念,已经被人们抛弃了,以至于一用到这个词,人们就会说烦死了,但它确实是现代文化中最深刻的主题之黑格尔、马克思对此着墨众多,并且也是20世纪文学中的重大主题。事实上,我们的文明拥有如此丰富的处置信息的手段,以至于人们知道什么是入时的,什么是过时的,所以异化这个词被抛弃了,我们把这个词弄成了空洞的陈词滥调,某种意义上这反过来又加深了我们的异化。逃避忧虑的方法之一是不认真对待它,让它轻浮、时髦或异化了又怎样···在海德格尔那,异化有着不同的层次,一种层次是人在没有人情味的社会自我中失去自我——一个人把自己埋葬在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中,萨特从海德格尔这儿借鉴了这点,并作了精彩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