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康路堪称上海近代建筑博物馆。作为徐汇区乃至上海市的地标性老马路,留存它带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是非常必要的。本书所辑文章即是以武康路上的老建筑为线索,记述曾经居住和生活在这里的那些实业家、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等,透过细枝末节,感受时代变迁。
2、中国一百年间有两位白话语言大师,现代的老舍,当代的王小波。老舍最初是以写着玩的心态开始文学创作,就这么“玩票”玩出来个文学大师。老舍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北京,比较书面化的口语,让今天的人读起来也绝对没有阅读障碍,这方面的佳作是《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小说有些时候是可以当历史读得,比如据说美国今天讲授20世纪初的美国,会让学生去读《了不起的盖茨比》,这远比干巴巴的历史书有趣得多。另外中篇《断魂枪》绝对是佳作,其中可见老舍功力之深。本来一定能成为名垂青史的杰作《正红旗下》,遗憾没有写完(小说创作于60年代初,未完成老舍即自沉湖底),完成的部分只有不到10万字,仍然很值得读读。
3、 走进大门,我便踏上了一条红色的回忆之路。当我分别走进各个展馆的时候,看到各种雕刻板画,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当年革命先烈的英勇的风采,向我展示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军事历史和文化。馆内一架架飞机错落有致的摆放,各种型号的飞机不禁令我感到震撼,从这里我了解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和现代国防建设的成就。我心中感慨万千,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啊!
4、 周六的下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坐落在这儿。(关于巴金的资料简介300字)。
5、他们的作品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现代派小说。他们在小说里注入了意识流、心理分析等因素。如果你喜欢福克纳、乔伊斯的作品,相信你也会喜欢这三位作家。
6、1947年,吴先忧赴重庆创办了“南林中学”,继而创办了“南林学院”,任校长和院长。解放后,当他得知华西协中需要他时,便迅速结束了刚起步的南林学院教育事业,毅然回到成都,1950年起重新担任华西协中校长,后来,华西协中改为“成都市第十三中学”。五十年代,吴先忧曾任成都市第第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9年起任市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常委至1962年。吴先忧第二次担任校长之职达12年。
7、今收到上海武康路113号房屋1955年7月22日至1955年12月31日止房租计人民币肆佰玖拾元零壹角正,此据。
8、武康路113号:巴金的家春秋·周立民/87
9、武康路391弄1号:周璇旧居·惜珍/187
10、 大家好,我叫陈沐萱,来自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四(1)班。我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待人友善,很乐观。我的爱好有很多,比如滑冰、滑雪、蹦床、书法、绘画……但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情还是读书和写作啦!瞧,春节我去了成都杜甫草堂后就写了一篇观后感《美的象征——杜甫草堂》。
11、鲁迅 周作人 胡适 郭沫若 叶圣陶
12、也许是草长莺飞竞自由的季节,公园里,草色青青,树木葱茏。睡莲池,铺满了小小而圆圆的叶片,橘黄或粉红的花朵,就像雨后娇艳的蔷薇,伸出水面,在绿树的环绕里,默默而娇羞地绽放。
13、自相矛盾的意思: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读音:(zìxiāngmáodùn)
14、 看过鲁迅先生故居和博物馆,好像走进了鲁迅先生的世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先生那伟大的灵魂和赤诚的爱国之心。
15、武康路22246号:开普敦公寓·钱宗灏/146
16、百步桥,又称跳墩,由一百三十多个相隔两尺左右的石墩立于河上,曲曲折折,横跨两岸,踩着石墩而过,可以感受“人在桥上过,水在桥中流”的乐趣。
17、读沈从文的文字是一种享受。几年前去凤凰古镇,特意去拜谒了沈从文的墓。和热闹的古城相比,那里冷清了不少。墓碑上刻着这样16个字,“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沈从文一生的写照。沈从文一生自称“乡下人”,他鄙夷城市中虚伪、匆忙的生活状态,向往纯洁、质朴的生命。沈从文刚成名的时候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其语言十分流畅、简练。想练习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读沈从文的作品是很好的选择。有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小说最有名的是《边城》、《长河》。短篇《三三》、《潇潇》、《丈夫》,我很喜欢。自传性作品《从文自传》可以说是自传文体的典范。另外,沈从文有一本《古人的文化》,了解古代文化的一本很好的书。
18、湖南别墅:深宅大院里的历史风云·周立民/248
19、四五十年前的情景从眼前掠过,在匆匆的人群中,我想象着、寻找着,就这样走过湖南路,在武康路口右转,来到了巴金的家门前。
20、这期间,吴先忧经常陪巴金去成都北门上吃甜水面和素面,是挑着担担卖的,做面就在担前两尺不到的木板上揉和面团。这种素面家常的也可做出,但不及街上卖担担面做得精细,味道鲜辣可口。当时北大街有一家卖卤麻雀的下酒菜,吴先忧经常和巴金去吃。他们都不喝酒,就是单纯的品尝。
21、我来到海拔并不高的蛇山,顺着石阶往上攀登。一路上,但见山路两旁怪石嶙峋,古藤缠绕,蜿蜒似蛇。而从山的另一侧下来后,便可以看到坝上桥了。
22、收入巴金研究集刊卷五《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3月第1版)
23、本书辑录了李天纲、钱宗灏、宋浩杰、惜珍、薛理勇、张伟、周立民等多位上海文史专家的精彩文章,以上海市地标性老马路——武康路的老建筑为线索,记述曾经居住和生活在这里的那些实业家、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等,他们或在这里兴实业,或在这里搞创作,或在这里做学问,等等。同时选配多幅精美图片,有历史资料性的图片,也有今日风貌,古今对比,文图对照,力图使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历史图景是鲜活的。透过细枝末节,感受时代变迁。
24、 走进大门,穿过短短的门道,往左一拐,眼前就出现一座精致的小四合院。院里有两棵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白丁香,在寒风中,高傲地伸展着树枝,像极了鲁迅先生顽强的品格。小院里的南房是鲁迅接待朋友的地方。东房是女工的住室。西房是厨房。北屋是正房,两边是鲁迅母亲和妻子的住所,中间就是鲁迅先生的书房,也称“老虎尾巴”,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非常古朴典雅,摆设整齐对称。每间房子的门都锁着,因此不能进入房间仔细观赏。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后院。
25、 听完讲解、看完图片。我潸然泪下,我要向大钊爷爷学习,学习他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劳苦大众,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舍小家顾大家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待人热情、生活简朴、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像大钊爷爷一样踏实、端正、真诚。
26、丁玲早期的作品值得读读,《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
27、我坐在床沿上对五岁的男孩讲故事,躺在被窝里的孩子睁大眼睛安静地听着,他的母亲走过来望着他漆黑发亮的眼珠微笑。孩子的十岁的姐姐练好钢琴上楼来了,一进门就亲热地唤“妈妈”。母亲转过身去照料女儿,带着她到浴室去了。楼下花园篱笆外面响起了一对过路的青年男女的快乐的歌声,歌声不高,但是我们在房里听得很清楚。……
28、 不仅如此,大名鼎鼎的杜甫先生还在亲朋好友给他搭建的草堂里写过好多诗呢!就拿《蜀相》来说吧,这是一首纪念诸葛亮的诗。这首诗表达了杜甫纪念诸葛亮想报效国家的心,但苦于年老体弱无法报效国家。从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杜甫的爱国之情,真伟大啊!
29、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30、 巴老的信是用杭州市作家协会的稿纸写的,是20x15=300字格的,赭红色方格。巴老把稿纸横过来作竖写体书写而成。用的是碳素墨水(当时一次性碳素笔似尚未引进)。信封是当时通用的红、蓝、白边的航空信封,邮票是“云南民居”图案,面值一角。当时平信为8分,航空信件为10分——即一角。邮戳是上海31(支),时间为1987年7月15日11时。没有北京落地邮戳。当时大概就是这样的。信封寄出地址只写了“上海”二字。这也许是工作人员疏忽没有写全。
31、二轮复习2:第一章:1949——1976文学运动和思潮
32、这里浓郁的民俗文化也是一大亮点。放眼河岸,布依村寨依山傍水,苗族村寨踞山临谷。他们语言文化各异,民族服饰纷呈,节庆活动喧闹,吹芦苼、奏唢呐、唱山歌、观斗牛,为花溪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气息。
33、1962年,吴先忧因心脏病住进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不久后病逝,享年61岁。
34、到了1942年夏天,抗战中成都的电力不足,常在晚上停电,巴金与吴先忧常在停电之夜在商业场二泉茶楼相会,有时也在商业场中段正娱花园茶座会面,躲过黑暗之夜。巴金当时最喜欢吃的是商业场前楼的酥油发糕,以生猪油和白糖上笼,蒸好,味鲜甜油而不腻,很爽口。还有华兴正街甜食店的鲜花饼也是巴金特别喜欢的美食。
35、张慧如这个人物在巴金小说《家》中是一条很重要的线,从觉慧与张慧如相遇参加学潮 外贸休闲鞋,到后来觉慧也参加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写文章抨击当局严禁妇女剪发,成为觉慧在他那沉闷的大家庭以外找到的一条新生活的路,也是觉慧觉醒的路,更是觉慧走向叛逆的路。
36、 这里是一个四合院,首先我看到了一个李大钊的雕像,四周摆满了鲜花,更烘托出了他的伟大。接着我们走进了第一间屋子,这是一间二十平米大小的我是,床上叠放着整整齐齐的被子。书桌上摆放着毛笔、宣纸。此时我仿佛看见了李大钊安静地坐在书桌前,紧锁着眉头,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思考,好像正在寻求救过的革命真理,又或是侧坐在椅子上,旁边围坐着几个北大的爱国青年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李大钊给他们传授革命的理论。我环顾四周,雪白的墙壁上挂着李大钊的书法,其中我最喜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幅字,笔力遒劲,只言片语概括了李大钊的生平,也深刻的体现了书写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理想。
37、1931年,巴金以当时的成都为时代背景,以他的家庭情况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家》。小说《家》里有一位叫张惠如的青年,他对觉慧的影响很大,他是导致觉慧离家出走的外部因素。而张惠如人物的原型就是吴先忧。
38、 通过院内宣传栏的介绍,我知道这个四合院占地300平米,共有房间19间。老舍纪念馆简单朴素,干净整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有两个老舍的生平展厅,另一个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客厅的实物展览。我和妈妈认真地参观了纪念馆陈列的物品、照片、手稿和图书,仿佛看到了老舍先生当年的生活场景。尤其是参观老舍先生的书房,我觉得更加神奇:原来那些令人赞叹的作品就是在这个小小的书房里创作出来的!
39、1938年,2月,写完《春》。3月,参加文协,被选为理事。
40、现代文学年表(中):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41、花溪河畔,还有一座山叫麟山。查找资料得知:两岸作为“公园”来建设,是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天开始的。但作为“风景名胜”,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花溪有一山名为狮子山(今麟山),自从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它定为贵阳名山之后,游客便络绎不绝,“风景出自然,非由人力造”,这是上天的造化吧。到了清乾隆、嘉庆年间,花溪开始出现“亭台掩林间,楼阁连霄汉”的人工景观。这跟当年花溪白杨寨(今吉麟村)一位叫周奎的乡贤及其家人有关。
42、坝上桥取“坝桥风月”之意,是一座石墩木板桥。桥头的牌子上显示,此桥是国民政府李大光任贵阳县县长时修建,而一旁蛇山崖壁上的“坝上桥”三字是国民政府省主席吴鼎昌所写。站在桥上,但见花溪河从一处山谷里缓缓地涌出来,经过坝桥,飞泻而下,溅起一片片硕大的水花,传出阵阵轰鸣声。
43、胡适是现代文学开先河的人物,但在文学方面成就不高,入门可读《胡适文存》。
44、(袁行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院庆典礼发言稿
45、吴先忧(1901-1962),生于成都,青年时期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成都华西协合中学校,成都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毕业。1929年任华西协合高级中学教务主任,1938年-1945年,1950-1962年期间两度担任华西协合高中(原成都十三中,现为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电子科技大学附中)校长,1962年病逝于校长职位上。
46、我已经听到溪流的声音了,抬头,却是远处耸立的青山。当我循着声响,来到花溪河畔,我便感受到它的美了。河道并不宽阔,但却婉约有致,靑荇在水中摇摆,从玉带桥旁的槐花丛里飞落的紫色小花,正悠悠地顺水漂远。前方,从桥洞倾泻而出溅起的雪白浪花,惊扰了这里的清静。
47、中国现代文学年表(上)1915-1927年: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48、我站在一个油漆得崭新的大门前。这是一条幽静的街道,完全摆脱了这个城市的喧嚣。我仔细端详着那新装的电铃,忽然发现庭院里那棵棕榈树已经长得那样高大了,一扇扇大叶向墙外探身,仿佛在告诉路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默默地承受着风暴,却不曾被摧毁,一如庭院内它的主人。(杨苡:《坚强的人——访问巴金》,《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4辑)
49、华西协中是美国、英国、加拿大三个国家的教会联合创办的学校。“护发运动”之前,由于教会经费紧张,终止了对华西协中学校的经费拨款。吴先忧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行,做出了惊人的举动:私人借贷办学。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惜私人背负巨大的债务,吴先忧的博大胸怀和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天地可鉴。到1945年,吴先忧债台高筑,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危机。“护发运动”发生后,华西协中成为西南地区教育届的焦点,蒋介石得知此事后亲自过问,要求严惩。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先忧很快就被教会免职。
50、 大年初我和爸爸去参观李大钊故居,李大钊故居在北京西城区文华胡同,出西单地铁站向西进入一条胡同就到了。
51、收入《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品集》(评论卷)民族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2013年10月北京第2次印刷)
52、二轮复习5:第四章:十七年时期的戏剧及散文
53、 在鲁迅故居的东边,有一个大的陈列馆,里面有许多鲁迅那时候刻地版画,还有鲁迅当时写的文章和书籍。
54、 杜甫草堂里的小石子路也异常美丽,在石子路的两旁栽着许多盆栽。有的是蝴蝶兰;有的是兰花;有的是玉兰花;有的是三角梅;还有的是紫罗兰……这些花颜色各异,各不相同。有蓝的,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还有白的……除了这些娇嫩柔弱的花儿,当然还有花中的“花坚强”。“花坚强”指的是那些长在石缝里或路边的野花。因为它们的生命力顽强,穿过坚硬的石头开出美丽的花朵,所以被称为花中的“花坚强”。草堂里还有一条条林荫小道呢!小径边上什么树都有:有的是杨树,有的是柳树,还有的是榕树……石子小径边一草一木都像是春姑娘又长又绿的头发。
55、 我一直认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的交流,而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的作用是独具的。尤其是文学大师们的作品,既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读者可以窥见和理解一个民族最隐秘、最美好的心灵世界,又有超然于其上的人类文化意义的精神价值,不仅能够温暖人心,沟通心灵,更能够鼓舞人心,给人以感动,给人以激情和力量。因此,古往今来文学翻译都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艺术语言转换为另一个民族的艺术语言,体现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修养、艺术心智和翻译风格,更重要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们,通过文学翻译这座桥梁,可以畅达彼岸心灵世界,并在那里获得理解与沟通、感动和升华。
56、 知您爱人很忙,那资料的事到十月份我回京后再说吧,不用着急。谢谢。
57、关于周作人当汉奸有一个专用词,叫下水附敌。在当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周作人的地位是仅次于其兄鲁迅的。鲁迅与周作人的兄弟失和也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鲁迅死后,人们都希望周作人扛起文坛大旗,可惜他一个没想开,作了汉奸(这个问题很复杂,感兴趣的话可以读读钱理群的《周作人论》)。周作人的散文写得是非常好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用一个字形容其风格是“涩”,就是话不直说,反反复复、啰啰嗦嗦。周作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知识渊博,这一点上不亚于钱钟书的《管锥编》。可以买一本周作人的散文选集读一读。
58、北大教授陈晓明推荐20本小说,你看过几本?
59、(现代)第一章:1917-1949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60、巴金对新房子很满意,1956年初,黎之曾跟随林默涵到南方各地了解情况,对巴金的“大房子”印象颇深:“记得巴金住的是一幢小花园洋房。我们去时他正带着一个小女孩在院子里玩。在他那里坐了一个多小时。巴老主要谈他的工作、写作环境很好,他带我们看了把一个小阳台改造成的书房。临别时顺便还参观了一下他的一楼藏书室。”(黎之:《文坛风云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7页)刚搬不久,巴金曾写过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61、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9班的樊雨萱。我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子,喜欢说笑,喜欢交朋友,也是家里的开心果。我的爱好广泛,游泳、骑车、拉大提琴我样样精通,不过我还是最喜欢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吗。
62、 看了轶芃写的参观有感,我感受到行路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通过这次完成语文综合实践的作业,更进一步走进了著名作家巴金,了解了很多语文课本里没有的知识。这次参观对孩子的触动是很大的,孩子感受到学无止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3、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吴先忧奉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是神圣的事”,是青年时期的巴金思想进步的引路人。吴先忧典当衣服来办《半月》杂志,让青年巴金看到了“自己牺牲”,第一次感受到“信仰所开放的花朵”,对巴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