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道家对人生的感悟)。
2、世间的根本在于“道”,道的本意在于道法自然。
3、老子非常推崇“水”的智慧,正是因为水是按照客官规律去活动的,《道德经》中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不争”其实也就是一种自在无为的思想。
4、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5、归零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所有的成败相对于前一秒都是一种过去。过去能支撑未来,却代替不了明天。学会归零,是一种积极面向未来的意识。
6、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道家对人生的感悟)。
7、老子哲学的核心是无为,但无为思想的核心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8、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9、日常生活也应是以简易为好,天天美味大餐于身体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诚如白云先生司马公所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
10、点评:有时候人能受点委屈,反而能保全自己;有时候绕点弯子,倒能取得直达的效果;越是低洼的地方,往往就越盈满;越是陈旧的事物,越容易有新的发现;有时候贪求的越少,反而得到的越多;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迷惑。
11、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12、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3、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4、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5、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16、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点评:自己夸耀自己的人,没有功劳。有没有功劳,要靠别人说出来,如果自己说出来,那就不值钱了。
19、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20、真正得道之人,从来不想着自己,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最后却赢得众人的信赖和尊敬;他们总是把生命置之度外,反而却保全了性命。
21、人生在世的根本不是繁,而是简,简就是要“简易”、“简约”就是要少思、安闲、轻松!
22、正确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不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3、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24、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后来郭象亦认为,对于生死,要顺其自然。他认为死生都是“命”。“其有昼夜之常,天之道也。故知死生者命之极,非妄然也,若夜旦耳,奚所系哉?”,“夫死生昼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系哉!”,“死与生,皆命也。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吾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也。”所以不应喜生而恶死。
25、☞ 易经解密|你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易经》?
26、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27、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28、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29、《道德经》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的思想其实是在“无为”之中蕴含了“有为”的思想,顺应大势,顺应道,才能找到有为之道。
30、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31、从简才能达到轻松,放松我们的心情。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忧郁,多一些开心,多一些快乐,像云一样逍遥。
32、从简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俭抑奢”,这也是道教的传统美德,道祖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
34、道祖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道祖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
35、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36、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7、就像《道德经》中所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38、平凡的人生,默默的度过。该有的迟早会有,过分强求也无谓。该失去的,也迟早会失去,正如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倒不如珍惜眼前的平凡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苦乐。
39、人生短暂,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挤不进的世界,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不要硬做,换种思路,也许会事半功倍。
40、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41、学会宽以待人,解怨不如不结怨,不自大才能成其大,相信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同意的点个“在看”,也请大家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福生无量!
42、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43、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44、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
45、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46、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47、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48、合适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钱,也不靠近权,而是靠近灵魂;真正的幸福,既不是富贵,也不是凡事都对,而是问心无愧。
49、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50、究其原因,是私欲膨胀促使他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贪图荣华富贵,其下场必定是可悲的。
51、“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52、“至道不繁”,从简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没有那么的机关和算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53、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54、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55、 喝了一些葡萄糖加盐水后精神立马好了起来,腹泻和胃反酸的现象也消失了。每天重复着,练功修行,辟谷一周身轻如燕我辟谷的第七天,我的身体变得比以前轻快了许多,走路轻盈,身轻如燕,睡眠质量也有明显提高。七天后我意犹未尽,自己又加了几天,只吃大白菜的日子!辟谷这一周我不吃也不饿,头脑灵活,思维也比以往更敏捷。练功的效果和经络的敏感度都有明显提升。听说其他道友在辟谷状态下可以登山,身轻如燕,如果师父允许还真希望将辟谷再进行下去,辟谷真是越辟越舒服!
56、❾ 古训:顺境时善待别人,逆境时善待自己!
57、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也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老子》作者生活年代在学界尚有争议,或以为与孔子同时,或认为晚于孔子。老子主要批评了孔子所执之“礼”及“仁义”观念,对杨朱则主要批评了其“予智自雄”及对“明王之治”的追求。
58、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59、保持一种简单的快乐,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
60、人生只有经历没有苦难,有无相生,一切都是道的运化而已,所谓苦难只是人有形躯体的欲望而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自然而合道,与道同行有何苦难。
61、点评:我们人生总是充满各种烦恼、忧虑、痛苦,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有我,有我们这个身体。如果能够做到“无我”,那还有什么忧愁和烦恼呢?
62、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第十三章》
63、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师父便带领我们大家吞气,此气并非空气,它纯净无污染,是宇宙中非常精微的能量物质!
64、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的东西。在生命与“仁义”取舍中,要“舍生取义”。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65、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66、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67、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68、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69、我们有不少人为了得到奢华的生活可以忙碌几年、几十年,却舍不得花费几个小时享受生活。
70、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71、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72、得意忘形,便会乐极生悲,功成身退也是一种智慧。
73、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74、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75、道家对人生的启示有: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76、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77、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