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帝时代就是“龙"的时代。“五帝时代以五千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以黄帝为代表的前半段主要活动中心在燕山南北,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可以与之对应。”(6)红山文化以出土的各种玉龙和龙纹器皿为特征。“甲骨文中龙字的多种形态以及殷墟妇好墓岀土的玉雕龙,可以大致追溯到距今5000年〜3000年间的龙形变化过程。”(7)《易经》著名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点示了这个“龙”一黄帝的时代特征。从“龙”一黄帝时代起,对内对外都必须以“兵”(“刑”也就是“兵")来支撑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这也就是中华文明的大融汇和发展成形的时期。
2、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3、陆海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4、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5、本义指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被渔夫所伤。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
6、我所选择的第三个符号是汉字。它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符号系统,即由众多汉字组成的汉文化的书面语言。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姜寨和大汶口等处都有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图三)。
7、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唐·无名氏《骊龙》
8、从物质生存和语言交流两重含义中,“鱼”成了最早的神圣符号。记得小时候(20世纪40年代初)过年过节在乡做客,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鱼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祸福,从而也就不许去干扰它。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把整个宇宙托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就绝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与神明沟通紧紧结合在一起了。它们呈现着这个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神圣的祝福和欢欣就在现实物质生命的生存和交往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群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这成了中国文化—哲学的一个重要基因。
9、龙大矣。龙刑(形)(迁),(假)宾于帝,伣神圣之德也。高尚行(乎)星辰日月而不眺,能阳也;下纶穷深渊之渊而不沫,能阴也。上则风雨奉之,下纶则有天□□□,□乎深潭,则鱼蛟先后之,水流之物莫不隋(随)从;陵处则雷神养之,风雨辟(避)乡(响),鸟守(兽)弗干。……龙大矣。龙既能云变,有(又)能蛇变,有(又)能鱼变。(飞)鸟虫,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刑(形),神能之至也。(《二三子问》)
10、汉字作为刻画符号,它积累成文,形成文法,具有愈来愈丰富和复杂的意义和内容,而后与口头语言相衔接,这一时期形声字急剧猛增。汉字接纳、交融口头语言而成为书面语言(汉字文言文),但仍然与口语保持相当距离,始终不是口头语言的表现和记录。所以与其他书面语言(文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是语言主宰(支配、统帅、规范)文字,而是文字主宰(支配、统帅、规范)语言。口头语言即使大有变化迁移,而汉字和书面语言却基本可以岿然不动。即使大量形声字的出现标志着文字与语言的交会衔接,但文字复述的仍然只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声音,始终是“语言文字寝寝分别并行,初不以文字依附语言,而语言转可收摄于文字”汉字文言在与地域辽阔、地理复杂、语音差异极为巨大、文法结构并不尽同的口头语言的互动中,始终处于绝对地支配、统帅、主宰的地位,起着无比巨大的规范功能。我以为两千年前的《尔雅》中的一部分,就是这种统一各地语言、规范语言的著作。直到今天“我手写我口”的白话文时代,无论在词语构成和使用上、语法习惯上、表达感叹上,汉字文言仍然具有很大的支配力量,始终是文字左右语言而非相反。
11、清朝“御制”的《康熙字典》的序文引《易传》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与世界众多书面语言大不相同,我以为,汉字(书面语言)重大的特点在于它并不是口头声音(语言)的记录或复写,而是来源于和继承了结绳和记事符号的传统。在这里,完全用不上索绪尔所说的“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在于表现前者”。恰好相反,从起源说,汉文字的“存在理由”并不是表现语言,而是承续着结绳大事大结、小事小结、有各种花样不同的结来表现各种不同事件的传统,以各种横竖弯曲的刻画以及各种图画符号(“象形”)等视觉形象而非记音形式(拼音)来记忆事实、规范生活、保存经验,进行交流。它不是“帮助个人记忆而使用的一些单个的标记”,而是集体(氏族、部落的上层巫师们)使用进行统治的整套系统的符号工具。其实,前引《周易》说得很明白,“结绳”是为了“记事”,“易之以书契”是指用刻画的“书契”代替了结绳,但并未改变“记事”。所以我以前说,在许慎“六书”中“指事”是第一原则,但“指事”不是许慎举例说的“上、下是也”,而是指记录、记忆上古氏族、部落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群生活的重大经验以及发现、发明。这些事件、经验、发现和发明关系着整个氏族、部落的生存秩序和生活规范。《说文》序说,神农结绳为“治”。可见这个“结绳记事”与整个社会的“治理”大有关系。它与对人群社会树立规范、颁布律令有关。也因为此,结绳和文字都具有非常崇高甚至神圣的地位,其中便有沟通天地鬼神的巫术功能。考古学家说,“……甲骨文的初创……远在商代以前1000多年前,距今5000年前后,也证明这些文字的发明者原本就是掌握神权的巫者一类人物”。例如,“丙”字字形可能与创造鬲形陶器的发明有关,“鬲”这一发明当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需要一个字来记忆、保存和承继。由“鬲”还生发出一系列以鬲为偏旁的字。这在当时都披上了浓重的巫术衣装:重大事件和发现发明通过汉字记录而保存了神的旨意和命令。今日小传统中道士以汉字式的符箓请神驱鬼仍是这种巫术痕迹。所以上古传说仓颉造字使“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刻画即“书契”的确立,标志着人类对自然外界的控制主宰力度的分外加强和人类生存处境的极大提升。汉字的“指事”,如上所述,不仅记录着群体的记忆、经验的传承,成为历史的载体;而且更代表神灵,告诫和统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前引《易经》、《说文》也都表明古人所谓“治作书契、纪纲万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彩陶刻画、骨卜刻画到甲文金文,到石刻铭功,储存了大量历史经验的汉字,正好指示着鱼龙时代的纪纲秩序的“成文化”。它以标准的符号系统成为这个生命、生活和权威/秩序的体现者。一代又一代的人群,主要是统治—领导集团和阶层,拥有着、享用着这貌似僵固却实际永生的历史经验的权威凝结物,作为符号工具,不断指导、规范、巩固、统治人群的生存和延续。
12、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阎朝隐《奉和登骊山应制》
13、“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14、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陆海《题龙门寺》
15、若虚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16、龙马精神:意思是比喻旺盛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17、有多种多样的回答。这里只从远古到今天始终延续着的几个文化符号来作些探讨,即“鱼”和“龙”两个符号以及汉字这个符号系统。但本文不是历史学或考古学论文,只是从哲学视角所作的粗略观察而已。
18、他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
19、他的书法在我们这些人之中要数佼佼者,一手字写得龙飞凤舞,十分出色。
20、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21、释义:指吉利喜庆的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
22、(10)所谓“河图洛书”可能即这“结绳而治”的神圣符号。
23、应物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24、(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25、关于“鱼",这个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500年以上)到汉代(距今1700年以上)、唐代(距今1000年以上),一直到今日的“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从未间断。“鱼"意味着、呈现着、代表着什么?
26、—— 唐 · 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27、如前所说,“鱼”作为性爱、生存的符号也出现在其他文明中,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将之保留至今。这是否与我所要讲的第二符号(“龙”)有所关联呢?“龙”在其他文化中或少见,或作为魔鬼的化身;但在中国,它完全是以正面符号出现的。
28、鼎成龙去 大水冲了龙王庙 打虎牢龙 打凤牢龙
29、东方虬 (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30、这是从新石器时代(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距今6500年以上)到汉代(距今2000年)、唐代(距今1000年),一直到今日的鱼(民间的各种剪纸)(图一)。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鱼”意味着、呈现着、代表着什么?
31、本书为李泽厚四部伦理学论著之合集,系统地阐述其“伦理学新说”:一是伦理(外在规范)与道德(内在心理)作二分,并“由外而内”讲道德的起源;二是道德内作意志、观念、情感三分,调和康德与休谟,认为理性为主,辅以情感;三是道德外作传统宗教性(私德)与现代社会性(公德)二分,主张以“情本体”的中国哲学来解决当代既人欲横流又理性跋扈的问题。但所有这些都只是概括性的哲学提出,具体探讨仍留待有关学科。
32、《说文解字•序》说:“神农氏结绳为治”,可见这个“结绳事件”与整个社会的“治理”大有关系。它与对人群社会树立规范、颁布律令有关。也因为此,结绳和文字都具有非常崇高甚至神圣的地位,其中便有沟通天地换神的巫术功能。考古学家说:“……甲骨文的初创……远在商代以前1000多年前,距今5000年前后,也证明这些文字的发明者原本就是掌握神权的巫者一类人物。”(13)例如,“丙"字字形可能与创造鬲形陶器的发明有关“鬲”这一发明当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需要一个字来记忆、保存和承续。由“鬲”还生发出一系列以“鬲”为偏旁的字汇。但在当时这些都披上了浓重的巫术衣妆:即重大事件和发现发明,通过汉字记录才可以保存神的旨意或命令。今日小传统中道士以汉字式的符箓请神驱鬼仍是这种巫术痕迹。所以上古传说仓颉造字使“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文字刻画即“书契”的确立,标志着人类对自然外界的控制主宰力度的分外加强和人类生存处境的极大提升。汉字的“指事”,如上所述,不仅记录着群体的记忆、经验的传承,成为历史的载体;而且更是代表神灵告诫和统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上述古人所谓“始作书契,纪纲万事”(晋•卫恒《四体书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彩陶刻画、骨卜刻画到甲文金文,到石刻铭功,贮存了大量历史经验的汉字,正好指示着鱼龙时代的纪纲秩序的“人文化”和“成文化”。它以标准的符号系统成为这个生命、生活和权威/秩序的体现者。一代又一代的人群,主要是统治一领导集团和阶层拥有着、享用着这貌似僵固却实际永生的历史经验的权威凝结物,作为符号工具,不断指导、规范、巩固、统治人群的生存和延续。《易•系辞》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易•序卦》:“夬者,决也。”《易•杂卦》也说:“夬者,决也。”《易•系辞》:“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也就是以书契发号施令,决断万事。汉字书契以此神秘的视觉形象形式,成为治理“百官”、监察“万民”的重大的实用工具,来“鼓天下之动”。所以汉字着重的是它作用于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特质,而并不在复写、记录口头语言的认识功能。直到近代(一九四九年以前),民间还随处可见“敬惜字纸"的告谕招贴,显示了汉字在人们心理上的神圣律令性能,它绝不只是人人都能说的口头语言的记录、复写而已。这大概就是“太初有字”与“太初有言”的差异所在吧!声音在场但瞬刻消逝,文字不在场却持续永存。这长存仍行进的便是作为历史经验的“道”,“太初有字"也就是“太初有道”(李泽厚《论语今读》,2004)。
33、我其实一点也不喜欢龙。从小我就不爱看龙灯表演和龙舟竞赛,长大后对各种著名的九龙壁艺术形象也毫无兴趣。我讨厌它那怪异狰狞的面目,张牙舞爪的姿态,像蛇似的弯曲身躯;是恶魔、邪力的象征,因为这个虚构物的形象特征是狰狞和威吓。在中国,原始的“龙”还较朴实,后世则分外狰狞。
34、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35、有多种多样的回答。这里只从远古到今天始终延续着的几个文化符号来做些探讨。
36、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骏马。 比喻人精神旺盛。
37、为什么要突出这个吓慑的、血腥的、恐怖的权威呢?这是因为这神奇而恐惧的符号不仅是当时统治权力的威吓象征,而且也是当时社会的秩序力量和制度强迫的符号。因为,所谓“文明”,实际上即是由秩序所展示的权威和由权威所维系的秩序。在上古这个不断吞并、毁灭、重组、融合千万氏族、部落和古城、古国的年代,社会日益扩大,地域日益开拓,人口日益众多,结构日益复杂,统治秩序日益需要系统化、体制化的暴力权威来维系。这种暴力权威的统治秩序和体系,也就是所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系辞》)。即在黄帝一“龙”的暴力权威统治下,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得到了秩序的规范和规范的秩序。这种理性化的生活秩序在当时却恰恰需要由这个反理性的神秘而恐惧的虚构形象(“龙”)来呈现和代表。相当于黄帝时代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出土人像已有大小次序的排列,实际在开始显示这种理性化的秩序即等级制的萌芽。从夏的《连山易》以艮为首卦、以震(雷〉为覆象,以及《周易•说卦》以震为首卦,“帝出乎震”,象征着这个秩序权威赤裸裸地依附和要求暴力,到《周易•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便是这统治秩序在意识形态上的全面巩固和完成。从“龙驾乎帝服”(《楚辞•九歌》),“龙”成为帝王专利,后世帝王所专有的最高权威符号,一直到满清王朝的龙旗飘扬和没有龙旗的对“龙”的赞颂。
38、如前所说,“鱼”作为性爱、生存的符号也出现在其他文明中,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将之保留至今。这是否与我所要讲的第二个符号(“龙”)有所关联呢?“龙”在其他文化中或少见,或作为妖魔的化身;但在中国,它完全是以正面符号出现的。
39、黄帝和作为黄帝子孙的后代统治,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王朝”,都与“龙”有重大关系。古文献和现代学人对此说得很多。如“黄帝……乘龙,扆云,以顺天地之纪”(《大戴礼记·五帝德》),“颛顼,黄帝之孙……乘龙而至四海”(同上),“夏为姒姓,姒字原作巳,本象盘蛇,亦图腾标志。而鲧、禹名字亦与龙、蛇有关”(杨向奎)。“殷为子姓。‘子’……即巳字……取象龙蛇,商颂有‘龙旗十乘’之言,意者龙是商民族之图腾乎?”(顾颉刚)“姬氏出身天鼋,犹言出自黄帝”(郭沫若)。从《山海经》中众多龙、蛇到“天鼋”、“玄鼋”,都与龙有关。由于远古传统,孔子也大讲龙:
40、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韩翃《送僧归日本》
41、“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而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42、这么大的国家(960万平方公里),这么多的人口(超过13亿,其中汉族占92%),这么长的历史(将近万年),历经曲折艰难,兴衰变化,中华文明未曾断绝。作为世界文明史的奇迹,这是如何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