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杨绛洗澡
2、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杨绛
3、1994年夏、1995年冬,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住院,杨绛女士八十多岁了,奔波于家与两所医院之间。三人分居三处,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其间有一次我去看望杨女士,当时钱先生和女儿都病情加重,再加上一些无聊的烦心事干扰,杨女士的心情很不好。我劝先生不理那些莫名其妙的事,赶快抓时间写写你们仨,这件事只有你能做,而且十分有意义。杨女士答应了我,说:好,就写一本《我们仨》。(3)最初设想,这本书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年10月,钱瑗已经非常衰弱,预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我记得钱瑗最后一篇文章落的日期是1997年2月26日,她去世的前6天。
4、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杨绛我们仨经典文段)。
5、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
6、“古驿道”是象征生命线,随着钟书的病情加重,古驿道越来越难找了。
7、虚虚实实,真实饱满的是,其中蕴含的真真切切的伤痛。
8、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杨绛洗澡
9、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
10、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11、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杨绛《干校六记》
12、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杨绛我们仨
13、在以杨绛先生为视角来看,“我们仨”中,最先离开的是钱媛(1997年),那年钱媛六十岁,虽然不能用白发人送黑发人来形容,但对于当年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来说,丧女之痛丝毫不亚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第二年,钱钟书先生逝世。那个曾经的家就只剩下杨绛先生独自一人。2016年,杨绛先生以一百零五岁高龄辞世,算来她独自生活了十八年之久。
14、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杨绛
15、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杨绛《将饮茶》(杨绛我们仨经典文段)。
16、 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杨绛
17、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拍手欢呼。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这番送人上干校,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断。——杨绛干校六记
18、钟书说的什么话,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没人可问!
19、 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杨绛
20、懒惰也是天生的,勤奋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懒了。
21、《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所著,文风简洁但也略显沉重,该书回忆了他们一家三口(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温馨平淡,痛并快乐着的过往生活。虽然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但杨绛先生却也用特殊的方式说道:“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22、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3、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24、姚宓的眼睛亮了一亮,好像雷雨之夕,雷声未响,电光先照透了乌云。——杨绛洗澡
25、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将饮茶》
26、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杨绛
27、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杨绛经典语录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一百岁感言》
28、 杨绛说:“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夫妇二者懂得英、法、意等多国语言,翻译众多文学著作,他们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求得安心、专心的做做学问。在人生观、价值观上高度一致。他们是同一类型的人,他们想成为同一类型的人。
29、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杨绛《杂忆与杂写》
30、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
31、钱钟书先生的文字很有理性美,而杨绛先生的文笔却很朴实,平淡。
32、第一部分篇幅很短,主要是作者做了一个被丈夫丢下的梦,梦中的她孤身一人,不知该何去何从。虽说这只是个梦,但却更像是对她后来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
33、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是在该书出版当年,正巧在山东曲阜出差,就买了一本。在孔子故里购书也是和《我们仨》的特殊缘分。
34、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钟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35、“她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很微妙。比如说,她要丈夫对她一片忠诚,依头顺脑,一切听她驾驭。他却不能是草包饭桶,至少,在台面上要摆得出,够得上资格。他又不能是招人钦慕的才子,也不能太年轻,太漂亮,最好是一般女人看不上的。他又得像精明主妇用的老妈子,最好身无背累,心无挂牵。”——杨绛《洗澡》
36、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37、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我们仨》
38、“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39、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杨绛《将饮茶》
40、彦成摇摇头说:“我只是觉得这种“洗澡”没用——百糟蹋了水。”“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一个人可以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点。现在咱们是在运动的压力下,群众帮助咱们认识自己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没法抵赖了,只好承认。所谓自觉自愿是逼出来的。逼出来的是自觉自愿吗?”——杨绛《洗澡》
41、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撒不开自家人。
42、“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杨绛洗澡
43、也许,这样的认知,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懂,但是从一个经历过现实、岁月的考验以及见证的老者来说,无疑是最具有说服力的了。《我们仨》好句和点评读后感
44、 “我没有办法。我看这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丑人也许会承认自己丑,笨人也许会承认自己笨,可是,有谁会承认自己不好吗?——我指的不是做错了事‘不好’,我不指’过失和错误‘,我说得’不好‘就是’坏‘。谁都相信自己是好人!尽管有这点那点缺点或错误,本质是好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我猜想圣人苦修苦练,只从这点做起。一个人刻意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的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杨绛《洗澡》
45、作品用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该书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平实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深深不舍。
46、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一百岁感言》
47、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48、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杨绛
49、在北京等待上干校的人,当然关心干校生活,常叫我讲些给他们听。大家最爱听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鱼的故事。当地竭泽而渔,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可是吃来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未泡烂的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没有拿掉。大家听完大笑,带着无限同情。他们也告诉我一个笑话,说钱钟书和丁××两位一级研究员,半天烧不开一锅炉水!——杨绛《干校六记》
50、我们仨,失散了,家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51、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 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 其实是读不懂书的。
52、杨绛先生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这句诗,并写进她的作品《我们仨》,一个人越是不争,活得越是从容,不争,是人生高级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