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典语句网
菜单
经典句子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精选文案

孔子简介100字文案汇编83句

来源:经典句子 发布时间:2023-08-16 08:59:14 点击:59次
经典语句网 > 经典句子 > > 孔子简介100字文案汇编83句

孔子简介100字

1、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己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孕含了无穷的力量。

3、  六月,齐国的陈恒(又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孔子劝鲁哀公及“三桓”讨之,以正君臣之义,毫无结果。在齐国的这次政变中,孔子弟子宰予死于难。(孔子简介100字)。

4、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5、仲由。卞(山东)人,字子路,常称季路⑤,少孔子九岁。《论语》中提及三十八次。他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一生忠于孔子。他性情粗扩,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经常批评他。但孔子很了解他的为人,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有才能,“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可备大臣之数,并赞扬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①于路仕鲁期间,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的合作者之一。他曾做过鲁国的季氏宰(季孙氏的总管),后来又做过卫国大夫孔俚的邑宰,以政事著称。子路是一个能按照孔子的教诲而躬行实践的好学生,诚笃忠信,办事认真。他六十三岁时,卫国发生了宫廷政变,他仍忠于孔悝,说是“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在和敌方搏斗时冠缨被击断,却忽然想起孔子关于“君子死而冠不免”的礼仪教条,结果是在重结缨带时被敌方砍成肉酱。子路的死,对时年七十二岁的孔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6、  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7、  五十六岁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

8、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9、来源丨深圳教育报刊总社《深圳青少年报中学周刊》(编辑郑艳艳)

10、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地告诉孔子。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11、我们知道,自从武王伐纣,分封诸侯,之后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有名的西周盛世,当时文化的优美,至今仍为人艳称。但这么优美的礼乐文明为什么会崩溃呢?却也留下巨大的疑团,成为春秋诸子苦思求解的主要问题。当时的主要思潮大致有墨家、道家和儒家。一时哲人辈出,思理纷陈,竟使得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一方面是标准的乱世,一方面却又被后世誉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便因影响后世数千年的思想元素,都发生奠基于此时之故。而就在这里,我们肯认了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第一项要素,就是孔子以他的睿智,首先点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源,也建立了以这内在根源为本的「仁传统」。

12、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原来,孔子在这一章所说的,是自道其心性修养的甘苦。因为心性修养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出而待人应事,得在人际关系上权衡得中,实现人我相通和谐一体,才实证你的修养果然到位。(就如《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是用和来证中。)那么,在跟怎样的人相处最能有效查验自己的修养到位不到位呢?孔子认为就是女子小人。因为他们秉自然的纯真,就象是一面平面镜,能将你的人格状况、修养程度,如实地反映给你。例如:如果你不爱他,就有违君子爱小人之义,(孟子也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见《孟子·离娄下》七章。)他们就会直接用「怨」来告诉你。但如果你名义上爱他们,其实却隐藏着自己对被需要、被依赖、被崇拜的虚荣渴求,他们也会立刻感应到你原来是个软弱的伪君子,就会用对你任性无礼、颐指气使(不孙)来告诉。所以,只有恰如其分地真爱女子小人,才能获得他们心悦诚服的尊敬,也证明你是个真君子。

14、  孔子自称“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即从此开始,他已奠定了治学、做人、为政等坚实的学问德业基础。根据《史记》记载,这年前后,他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中,比较知名的有颜路(颜回的父亲)、曾点(曾参的父亲)、子路等人。

15、冉雍。鲁人,宁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岁②。《论语》中提及七次。①见《史记》。②八派之说见于《韩非子·显学》:“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孔子之孙孔)之儒,有颜氏(颜回)之儒,有孟氏(孟轲)之儒,有漆雕氏(漆雕开的后人)之儒,有仲良氏(仲梁子)之儒,有孙氏(孙卿、荀卿)之儒,有乐正氏(乐正子春)之儒。”③据《左传》。④《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⑤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说他是鲁人,非也。 ①见《论语·阳货》。 ②据司马贞《史记索隐》。  他虽然出身贫贱,但是孔子十分器重他,说他“可使南面”③,认为他可以做地方上的长官。他曾经担任季氏宰,以德行著称。战国后期的荀况很推崇他,把他与孔子并列为大儒④。

16、  二十三岁 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鲁昭公十三年,孔子在鲁。

17、  冬,鲁昭公卒于乾侯。季孙意如立昭公弟公子宋,是为鲁定公。

18、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9、其实我们说孔子伟大,并不是说他是超人,恰恰相反,他的伟大正在于他是一个人。换言之,他之所以被称为至圣先师,足以教我们的只在于教我们好好做个人,足以作为我们的榜样、典范的也只是指人的典范。再换言之,孔子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的神或非人,而是我们人人都该做到像他一样才是,因为得那样才算是一个人呀!

20、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1、  晋会诸侯于平丘,子产、子太叔相郑伯以会。……及盟,子产争承(争取使郑国少贡),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孔子认为“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22、有一次,叶公就曾向子路探问孔子的为人如何?子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没有回答。后来孔子风闻此事,就跟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跟他说:『我们老师是个一曰一用功起来就会忘了吃饭,从学习中总能领略到生命存在的悦乐因而忘了许多生活上的烦忧,甚至连年龄将老、体貌渐衰都浑然不觉的人呢!」”(「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在这里,我们尤其要明辨,孔子的为学之乐,不是指知性的发现乐趣,也不是指才性的表现兴奋,而是指德性的实存之乐。这是来自超越形躯的有限,体现精神的无限,才有的永恒之感。所以才用「忘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来表示。

2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4、  六十五岁 公元前487年,周敬王三十三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

25、自2013年首演以来,一直是舞蹈界炙手可热的“爆款”剧目,演出近400场,场场爆满、圈粉无数。在豆瓣上享有0的高分,在B站上相关视频也有着50万+的点击量,很多观众是“二刷”,甚至是“三刷”、“四刷”!

26、当时孔子地位低微,可是艰难困苦的生活没有泯灭孔子人生的志向,在他十五岁时,就立下了一生以学为志的誓言。《论语》中记录孔子自言“吾十五而有志于学”,十五岁时就志向远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振兴礼乐文化。

27、  孔子自称“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所谓“不惑”盖指“而立”时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已坚定不移。

28、曾参。鲁国南武城人,字子舆,人们尊称为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论语》中提及十四次。他最注重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他以孝道出名,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从儒家的道统来说,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可见他是孔门主要的传道者之一。

29、  孔门弟子多仕于卫,要求孔子返卫,孔子便返回卫国。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0、  弗父何生宋父周(名周,字宋父),周生世父胜(名胜,字世父),胜生正考父(名正,字考父)。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他熟悉商代文献,曾校“商之名颂”。他受君委命,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不争于人。

31、“我年少的时候贫穷低贱,所以学会了很多粗鄙的谋生本领。贵族们的孩子有这许多的本事吗?不多的。”

3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3、    到了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12月自淮南还途径鲁地时,亲自以太牢(猪牛羊三牲)之礼祭祀孔子,开创了帝王祭孔的先河。后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家学说成为显学,在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居于正统地位,于是祭孔活动也倍受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国家不可缺少的常典,扩建孔庙之风随之兴起,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代的扩修,到了清代已发展到九进院落,占地35亩,殿宇466间。巍峨雄伟的大成殿与故宫的太和殿、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34、“孔子了不起啊,学问渊博样样都厉害,但不知道他是以哪个方面的专家而出名的!”

35、三十五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6、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7、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38、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9、  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并继续聚徒授业,培育治国贤才,据史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40、  邾庄公卒,邾隐公即位,将冠,使人问冠礼于孔子。

41、  三十岁 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在鲁。

42、公伯缭(寮)。鲁人,字子周。《论语》中提及一次。《宪问》篇中记载公伯察曾向季孙氏告发子路,鲁国的大夫子服景伯(一说子服景伯也是孔子弟子,参见本《附录》第九十三)为此要杀公伯寮,但被孔子制止。

43、  鲁国得治,齐国畏惧。齐欲败鲁政,于是便选美女八十人,衣以文衣,并文马二十四驷馈鲁君。季桓子受之。鲁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也不按礼制送膰肉(当时郊祭用的供肉)给孔子,孔子失望,于是去鲁适卫,开始了十四年访问诸侯列国的活动。

44、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5、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短的,也是最震撼的人生经历。孔子自述15岁时立志于做学问,30岁时就可以立身处世,40岁时可以免于困惑,对世间一切有了通透澄明的见解,50岁时领悟了自己的天命所在,60岁时可以顺从天命,70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违反规矩,圆融透澈。

46、但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意境,和遗世独立的道家之徒有什么不同呢?差别就在道家之徒基本上是生命受伤而尚未充分痊愈的,因此要靠远离这污浊的人世和只足以伤生害性的礼法,才能保持他的逍遥悦乐。但孔子则生命刚健,精神饱满,所以一方面能进而承担立人达人的道德事业,以抒发他对世人的爱(孔子说:「鸟兽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见〈微子〉六章);一方面又能不被这些外在的责任负担所牵累,而依然维持他的自然悦乐。换句话说:孔子的自得其乐不是靠牺牲人性中的爱人理想来换取,反而是藉着充分的自我实现来获致,这才是作为一个「人」所应达到、所能达到的圆满境地啊!可以说完全体证了〈学而〉一章所说的虽努力学而时习之以自然引致有朋自远方来,但如果人不知也不来,却依然能不愠的儒家根本义理。就因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其本在学而时习之,而不在是否有朋自远方来之故。君子的学习修养,本来就是独立自足,对他人或世界的良好影响只是修道的自然结果,却不是为学的追求目的。所以就算这应然的结果事实上没有出现,也丝亳不会失望受伤而不免有所怨慰。

47、  七十一岁 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在鲁,作《春秋》。

48、孔子在高台弹奏古琴,淡雅、清幽、古朴的文人音乐,显露出儒文化追求的和谐之美。女史官用女声二重唱将孔子的身世娓娓道来。孔妻亓官氏来寻夫君,孔子为妻子唱出自己的梦:那是一个美丽的村庄,草木繁盛,阡陌整齐,百姓安居乐业,人人以礼相待,过着太平幸福的日子。乐队描绘出百鸟齐鸣、百花盛开的景象,似听到牧童短笛、醉渔唱晚。村姑用女声三重唱唱出诗经中的“采苹”,美妙的歌声、乐声,让孔子夫妇陶醉。

49、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50、从以上一系列的数字来看孔子,他艰难地渡过了悲情却成就非凡的一生,为这个世界创造并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51、经历苦难的孔子,六十八岁回到故乡后,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与编纂,使得在流传过程中文字混乱的“六经”典籍得以很好地梳理,让古代文化得以流传。

52、有一本描写死亡的当代名著,书名叫做《活着》——这是余华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做福贵,他一生都在经历着他所有亲人的死亡。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都一一死去,最后只有一头老牛与他作伴,他把那头老牛也取名叫做“福贵”,常常与它聊天,聊一一逝去的亲人们的过往点滴。

53、  六十岁 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鲁哀公三年,孔子在陈。

54、所谓“六艺”,是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礼仪、奏乐、射箭、驾车、典籍知识、计算。其中驾车可算是最低级别的最具有体力劳动特征的技能,孔子就调侃自己说,算了,我就是个好司机。

55、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56、  三十七岁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57、把链接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好友进行助力

58、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59、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0、陈亢。陈人,字子亢,又字子禽,少孔子四十岁。《论语》中三次提及,但都是对孔子不信任的问话,如《学而第一》篇第10章记载他问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张第十九》篇又他有问子贡 “子(你)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答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还有一次问伯鱼(孔子儿子孔鲤),大意是说,你是夫子之子,夫子有没有专门给你特别教诲开小灶①。

61、  三十六岁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62、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3、其实何止隐士们不了解?孔子的学生们恐怕也不真了解。所以才会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侍坐的时候,孔子提议大家各抒己志,却有意无意裁抑前三子有关军事、政治、外交的志向,而独许曾点在暮春三月与一堆大人小孩去踏青吹风玩水唱歌的情景。这表示三子之志不够到位,没有回到生命的本真、生活的自然;但当曾点自以为懂得孔子的时候,孔子又回过头肯定他们对人世的关怀与事业的期许,这则表示曾点也属过犹不及,心境略近于道家而非儒家本末兼具的正位,不偏不倚的中道。

64、孔子孤独吗?他其实跟所有人同在。但孔子不孤独吗?其实了解他的人可真是寥寥无几啊!就连最亲近的学生,到要紧处都未必了解哩!

65、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66、孔子时代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一部书要用许多根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孔子非常喜欢《周易》,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把穿连竹简的牛皮绳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这就是著名的“韦编三绝”的典故。

67、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8、  这年秋,鲁国季桓子病,后悔过去未能长期用孔子而影响了鲁国的振兴。临死之前,嘱其子季康子要召回孔子以相鲁。后来由于公之鱼的阻拦,季康子改变了主意,派使者改召孔子弟子冉求。冉求将行,孔子说:“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也。”(《史记·孔子世家》)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想回到家乡,能为鲁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69、  二岁 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70、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71、子见南子,一说在初到卫国时,一说在蒯聩与出公父子争位之时。但不管何时,孔子为什么去见南子,或应南子之召而往见?都是一件惹人议论的事。历来学者都从政治、行道的角度去为孔子解释。我却从子路为什么率直表示不悦?而孔子为什么竟然毫无解释,只能用发毒誓来表白心迹?而窥见了一种可能的隐衷。

72、孔子对旧观念的第三项新诠是有关民族层面的华夷之辨。

73、言偃。吴(江苏)人⑤,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论语》中提及八次。他与子夏同属孔门文学科的高足,二十多岁时就担任了鲁国的武城宰,实践并贯彻了孔子有关礼乐之治的教导,孔子去视察时,听到满城都是弦歌之声。他的后学们在战国时曾形成一个较大的学派,遭到反对派荀况的攻击。《荀子·非十二子》把他和子张、于夏列在一起,均被斥为“贱儒”。

74、但是当时鲁国君主受到蒙蔽,孔子因此受到打击,之后他选择游历诸国,但是所到之处其思想不被统治者接受。政治上遭受到了失败,使得孔子将精力全部放到了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公立教育的垄断性,建立起第一个私利教育学校,使得许多贫穷子弟都受到了教育。

75、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病足,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复娶颜徵在,时叔梁纥已六十六岁,而颜徵在还不到二十岁,遂生孔子。

76、面对自己没有学习机会的命运,孔子没有怨怼,也没有气馁,而是积极自学、一生坚持自学。圣人孔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77、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78、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 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 规律 。

7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80、  一岁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81、《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

82、君子、小人原是一对涉及社会阶级的概念,所谓君子就是指管理阶层(治人者)的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小人就是指被管理阶层(治于人者)的平民。古时这两大阶层都是世袭的(不但贵族,平民也是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于是构成了社会阶级的隔离,这当然有违众生平等的人性真理。幸好在这两大阶层之间还有一种身分叫「士」。士本来也是贵族的一环,就是指已接受管理阶层的养成教育却还未出任官职的人,也就是尚非管理者但又不属被管理者的暂时游离,遂渐渐成为介于贵族平民间的一种独立身份,像孔子便是如此。

上一篇:以立志为题的800字作文文案汇编52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经典句子

  • 伏尔泰与孔子文案汇编89句
  • 台湾作家杏林子的简介及故事文案汇编87句
  • 雷锋简介资料简短文案汇编25句
  • 孔子鼓励孩子努力的名言文案汇编41句
  • 名人名言大全孔子长句文案汇编51句
  • 孔子主要事迹简短文案汇编39句
  • 孔子读书名言名句文案汇编43句
  • 成长素材事例摘抄大全100字文案汇编61句
  • 孔子的一生著名的故事文案汇编40句
  • 俞敏洪的成功经历简介文案汇编53句
  • 徐志摩的简介和作品文案汇编20句
  • 关于生命的名人事例100字文案汇编79句
  • 史铁生简介代表作品文案汇编65句
  • 历史上著名的友谊故事100字文案汇编76句
  • 关于孔子的经典名言文案汇编38句
  • 孔子论语经典语录及解释文案汇编45句
  • 经典句子相关栏目

    推荐经典句子

  • 葬爱家族网名文案汇编81句
  • 外甥打灯笼是什么生肖文案汇编15句
  • 两字词语及解释200个文案汇编20句
  • 深夜电台情感独白稿子文案汇编52句
  • 关于夏天的句子10字文案汇编62句
  • 5一10字的拟人句文案汇编46句
  • 简短可爱的小故事文案汇编73句
  • 以奉献为中心的名言警句文案汇编36句
  • 最新经典句子

  • 孔子简介100字文案汇编83句
  • 以立志为题的800字作文文案汇编52句
  • 经典古文句子文案汇编35句
  • 古文观止必背五十篇全文文案汇编48句
  • 赞美母爱的名言俗语文案汇编89句
  • 迫在眉睫近义词文案汇编34句
  • 有关廉洁的名言文案汇编22句
  • 初一中学生座右铭文案汇编5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