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2、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 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 五要日光充 足. --南丁格尔
3、“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在殷商时期,乱丢垃圾是要砍手的。《韩非子·内储说》上的这段记载读来真是吓死宝宝了。对于这个过于残酷的惩罚,孔子却不认为严重。“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虽刑之用也。且父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无恶,此治之道也。”孔子认为这是治理之道,是应该的事情。
4、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5、《唐律疏议》中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古人关于环保的名言)。
6、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8、“风水无益”,即谓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
9、释义: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1、是水滋养了我们,是空气赋予了我们生命,是大地赋予了我们灵魂。我们应该恩将仇报吗。
12、17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13、秦汉时虞被“少府”替代,到三国之后,又恢复了“虞官”。唐、宋、明、清诸时期,朝廷均设有虞衡司,此司即“虞部”,属于最大中央部委工部的下级机构。
14、环保解释:为了节俭,甚至对于孔子最看重的“礼”也可以更改:“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就是同意把礼仪用的材料换掉。
15、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16、他还提倡“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意思是想吃鱼了就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他打猎了就只射飞着的鸟,而不射夜宿的鸟。
17、《黄帝内经》中也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就是因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18、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期望必须与其对自然生态的道德责任相联系,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等价交换机制,以此限制、消除人类对自然生态不负责任的邪恶行为和自利欲望的膨胀,匡正天人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关系。——张立文
19、本套书共十八册,一至九年级各分上下册。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适当的生态文明概念介绍及生态文明故事介绍,引领学生揭示自然规律、探究生命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生态文明意识和态度,并进而逐步实现生态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20、因为人类的恶作剧,所以地球母亲在痛哭,快止住妈妈的眼泪。
2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阴鸷,就是积阴德之意,积小善而成大功德,防小恶以免损功德。
22、释义: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会愚昧不明。
23、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2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25、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26、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
27、 古人说的多好呀!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容易被他人所完全了解的,做人如果很容易被别人完全了解,也算不上道德高尚的人,更算不上真正的英雄豪杰。
28、释义: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29、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30、1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
3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4、如果我们不迅速利用我们的关键理性,继续自私地沉迷于权力,而无视我们必须生活在其上的自然法则,那么要意识到我们对胜利的追求无异于人类的自杀,将为时过晚。
35、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36、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钓而不纲,不贪,智也;弋不射宿,不杀生,不乘危,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37、释义: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38、不惜元气的人,行的是匹夫之勇,以为自己力量无穷,却往往被各种外界力量摧折得元气大伤。元气大伤之后,寄希望于灵丹妙药救治,治得了标,但治不了本;治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
39、“不被人欺”指的是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不被人嫉”指的是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40、妄取人财,拿来布施,美其名曰借花献佛,其实只是伪善。不如凭借自己的双手勤劳奋斗,以善心布施,如此方能心安理得。
41、18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
42、释义: 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43、谁能忍受每天戴着防毒面具过日子?——还空气清新吧!
44、这是左宗棠的一副对联。上联意思是要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发上等愿”是志存高远,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结中等缘”是恪守中庸之道,追求圆满而不是完美;“享下等福”是享受生命的真福,体味人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