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恒的“一”多样的呈现着自身——歌德视域下的“一”与“多”》
2、仿佛,人生世相尽在眼前,七情六欲了然于心。真真切切反映着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之间形形色色的没完没了的斗争。
3、《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戏剧),散文版1779年,1787年复印
4、可见一个人只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活在这个世上,他才能享用智慧,享受生活,享受真正的自由,不被俗世所迷眼,跳出俗世,看清俗世,就能够成为一个左右自己人生的人。
5、但是,歌德不知道的是死神已经悄悄逼近了。11点左右歌德停止了所有的活动,举起的右手在半空中写着什么字,然后就垂落下来。
6、(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
7、和女性的交往也成为歌德创作的灵感来源。他年轻时最重要的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一曲爱情悲歌。23岁时,他爱上已有婚约在身的夏绿蒂。夏绿蒂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未婚夫,使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以歌德的离去终了。这部作品流行一时,引发无数苦闷青年人的共鸣,连拿破仑的将军们在去埃及远征的船上都人手一册捧读。主人公的穿着也被时髦的青年模仿,很多在恋爱中不能自拔的读者选择维特式了断生命。
8、跟随着主人公“浮士德”的足迹,时而人间,时而地府,时而天国,时而从现实回到往古,再从往古又返回现实。一路上,借着“浮士德”的双眼,目睹了无数或黑暗凄惨、或壮丽恢弘、或神奔鬼突,或圣洁和谐的场面。
9、《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原迈斯特”,小说),《歌德文集》 《歌德文集》
10、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1、1779年他被提升为枢密顾问。他接受比他年轻8岁的大公卡尔·奥古斯特的让他在微型小国魏玛任职的建议是为了进行政治上的改革。
12、1783年,13岁的贝多芬担任宫廷乐队的古钢琴独奏与伴奏,但无薪俸;同年根据德雷斯勒的进行曲改编为《钢琴变奏曲》(woO63),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首作品。
13、萨氏怀着郑重爱戴的态度,使用的却是一种轻盈流转的笔法,把这尊高高在上的“半神”重新拉回到人间,让读者见识到一个丰富的、真实的个体生命是如何一步步自我启迪、自我建构、自我完成的。在笔者看来,歌德的生命智慧和他全部的生活经历丝毫不亚于他的著作,现代人完全可以把歌德作为一位活在当下的精神导师来亲近,而不应该只让他存在于文学史中,成为一个象征符号。
14、热爱大自然的朋友们,从《自然颂》部分摘选的章节中对自然是否有一些新的认知?歌德对自然的研究仿佛是从自然那看不见的深处开始,我读老子的道德经也常常有这种体验。
15、歌德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小父亲扮演的角色是严厉的,母亲很温柔体贴,引导着他对学习的兴趣,引导他有了正确的文字理解能力。母亲不但带他走上文学这条路,也指导他,对于儿子的作品,她总是能给与适当的评论和意见,这对歌德来说是个很好的鼓励。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歌德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他学习骑术和击剑,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自己的一番造诣,在绘画方面,他用他与生俱来的智慧,创造了近2700多幅画作,大多数以风景画为主。
16、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17、歌德也在此期间,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他的视角也从欧洲到了全世界。新思潮、新技术的发展带给了他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18、有了席勒这样能提供智力安慰的同性伙伴,歌德对于女性的陪伴就可以忽略头脑方面的需求。他需要温存、忠诚、奉献、女性青春的气息,当然还有崇拜和服从。这些正是克里斯蒂娜可以给予他的。每次歌德回家时,这个年轻、单纯、朴实、健康、活泼的工厂女工都用阳光般的快乐迎接他。能和这样一个伟人生活在一起是多少女孩子的梦想,克里斯蒂娜当然心满意足。但是,她只能在家中奉献阳光,整个魏玛都排斥她,无论歌德的敌人还是朋友都在造她的谣。幸而她不像歌德一样把这些诋毁提升到人性的高度来思考,也就没有那么多深切的痛苦。只要歌德不抛弃她,克里斯蒂娜把歌德的豪宅料理得井井有条,就不在乎歌德的其他艳遇。而且歌德总是写来热烈的情书。即便他们一起生活多年,歌德依然情意绵绵,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连席勒都不行。席勒的夫人读了歌德的情书大为感动,她承认,席勒从不能这样炽烈忘我地去爱。
19、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但愿每一个人都像星星一样安详而从容地不断沿着既定的目标走完自己的路程。
20、真的如此吗?前一段时间读过一段语录,大概意思就是说,很多有智慧的人,都会互相斗智、互相竞争、互相算计,其实这也就是不好的结论了。就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和周瑜一样,两个人斗智,受伤的却是士兵啊。你看火烧赤壁死了多少人?
21、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
22、课程主讲导师亚历山大·舒曼(AlexanderSchaumann)
23、 一个人恰恰要注意跟那些和自己生性相反的人打交道,这样才能和他们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性格中一切不同的方面,并使之发展和提高,其结果是,不论遇到什么人,均能很好地应对了。
24、2:学费标准:4800元(含午餐两点,学习材料费用,旅游保险)
25、卡尔·奥古斯特正是爱玩的年纪,风流倜傥而博学多才的歌德成了最好的玩伴。年轻是资本,让他们可以胡来而被原谅。但是纵情欢乐和满足情欲并不能成为生话的全部,尤其是歌德。他很快对纯粹的享乐感到厌倦,他还有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公爵任命他为枢密顾问,接着委任他负责军事委员会和修筑公路事务。歌德,还不到30岁,雄心勃勃,有的是精力,一头扎进公务中,要把魏玛建设成德国最强盛的公国。另一方面继续他的文学创作,开始动笔写《浮士德》。
26、令人思考的是,为什么马克思的原产地德国信仰马克思的并不多?甚至共产主义的苏联都放弃了,而有的却坚守不渝?实际上,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国情的选择。事实证明,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适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和土壤;而西方的国情和土壤并不适宜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27、看不清未来,不敢应对变化,纠结、迷茫症患者
28、其实,对砸碎马克思塑像一事,我也不太相信。德国人应该有教养。这是个常识。第一次听说一个诗人是德国人心中的偶像有些意外。我想,如能写写歌德与马克思在德国人心中位置,分析一下原因,很有意义。
29、据钱钟书考证,在中国文字里第一次公开出现的关于歌德的记述,是在驻德公使李凤苞出版的《使德日记》中,提到了“德国学士巨擘”和“诗伯”果次(即歌德)及其小说《完舍》(即《少年维特之烦恼》)。但李凤苞对歌德的生平介绍,存在一些事实上的差错,更谈不上对这位德国“诗伯”有多少了解了。第一个真正懂得一点歌德的中国人是曾做过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他曾将不断进取的浮士德精神解释为中国的“自强不息”精神,并以此作为“中西一辙”的证据。
30、歌德康复后,继续精力充沛地创作:《浮士德》的第一部、第二部,自传《诗与真》的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长篇小说《亲和力》《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诗集《东西诗集》。在80岁高龄他还向一个20岁的女孩子求婚,可惜未果。由此诞生的《玛丽昂巴德悲歌》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供后世的情圣们借鉴。
31、女性在歌德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年轻时喜欢淳朴、天真、阳光的女孩子,每被这样单纯的女孩吸引,就抛出优美的诗句将她们俘获。但享受了一段美妙时光之后,他就会选择逃离。这也体现了歌德天性中可怕的一面。他知道抛弃这些陷入情网的年轻女性会给她们造成痛苦,乃至一生的不幸。在当时,女性大多只能被动选择,名誉对她们尤其珍贵,曾被情人抛弃是无法洗清的污点。但是年轻的歌德在含泪而别后又会遇到新的爱情,他从没停止对女性的需要,直到80岁高龄。
32、一个人只要没有被房子枷锁套住,没有被婚姻枷锁套住,他还是可以在这样社会中自由飞翔的,一旦被房子、结婚枷锁套住了,成了房奴,或是正在成为房奴的路上,那么余生活着,几乎就被安排了,要每个月想办法还房贷,刚开始可能觉得一家人还个几千元房贷,没有什么事。
33、《我的生平 诗与真》(自传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34、德国人最崇拜的偶像是歌德,他是德意志民族的骄傲
35、和夏绿蒂分手之后,歌德和家乡的一个女子订婚了。这是一次发狂的罗曼史。歌德第一次做了一位出身上流的女性的爱情奴隶。“狂飙突进”运动席卷德国,歌德自然是热切的推手。他一面恋爱,一面写着激情的剧作和激进的文学评论,如果他不是这个不安分的歌德,如果他甘心顺着平滑的命运轨迹前行,他们会成为一对幸福的新人,然后在上层沙龙中度过无数美妙或乏味的夜晚,孩子相继出生,美丽的夫人会把时光消磨于购买无数鞋子和帽子,体贴的丈夫会在心满意足的生活中偷偷品尝一两次艳遇,这当然不是歌德想要的。他接受了魏玛公爵的邀请,正好借此再次逃离已经不再新鲜的爱情。
36、为此,我询问了在德国居住多年的友人敏。她告诉我,砸碎马克思塑像一事没有听说过。应该不至于吧?德国人不崇拜马克思,但不至于过激到砸碎他的塑像。在中国,把他当作革命导师,敬为祖师爷。可是对德国人来说,马克思也就是个科学家。隐约记得去年新闻里报道过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一事,两天就过去了。在德国,德国人最崇拜的偶像是歌德。认为歌德是德意志民族的骄傲。
37、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日耳曼后裔遍布整个欧洲。
38、克莉斯蒂安娜不懂艺术,但她记得歌德一般是如何赞美画作的,就按照歌德的口吻来赞美那家画廊的画。贝蒂娜自以为非常了解歌德,上前打断了她:“别胡诌了,这些绘画糟糕至极!他怎么可能喜欢这些画?!”
39、《列那狐》(动物叙事诗),1794年
40、像所有的情侣一样,歌德和安妮特也是隔三差五地就吵架,吵完之后,歌德又变着法地哄安妮特。但就是这样一段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爱情,最终还是以和平分手告终。对于歌德来说,这是一段交织着痛苦与幸福的时光,像一场春天的梦,很温暖但又充满了倦意。
41、经典全译本,底本权威,完整再现百余年前原著面貌
42、拥有智慧,掌握了智慧,还要看个人如何去使用智慧。在我们这个年代,如果把智慧使用在生活上呢?如果去争取生活上的智慧呢?其实反观我们人类,为何活得那么累,从这当中,我们就应该能发挥出自己不同常人的智慧。
43、更何况掌握智慧之初,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很多人恐怕早已忘记,忘记了初心,也就会得不到始终。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读到了歌德这样的语录,我们不妨借着这段语录,更深入来分析一下,探讨一下,反省一下。
44、如今谈到信仰就有一种危机感,这与信仰的轰毁和说教的坍塌有关。在当下,再多说教也无力挽回信仰的灯塔。当信仰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并发展后,如果它遭受一种背道而驰的轰毁,信仰的灯光将灭。100多年前,当马克思在写《共产d宣言》时,德国是社会主义思潮最浓厚的地方。经法西斯的破坏和两次世界大战,其传统信仰和思想观念却荡然无存。虽然二战后德国分为东德与西德,东德实行的是社会主义,但前苏联的解体和统一后的德国因为西德的经济优势,让东德的社会主义者也放弃了曾经的信仰。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德国人信仰马克思不多的原因。
45、断交之后,贝蒂娜千方百计地想回到歌德身边,但歌德根本不见她。直到13年后,她终于得到机会与歌德和解,那时,歌德已经75岁。不过没聊几句,歌德就受不了了,一声不吭站起来,拿起一盏灯要结束谈话走人。
46、歌德见到席勒,一开始只是有礼貌地回避。他对这个具有火一样破坏力的年轻作家没有兴趣。他比席勒大十岁,已经人到中年,追求古典式的宁静,而席勒一直颠沛流离,只能把对社会不公的憎恨发泄到戏剧中。(见《人物》之“席勒”)
47、就这样,十年过去了,魔鬼又从歌德的身体中冒了出来。他厌倦了,宫廷琐碎的公务和一段必须维持的爱情搞得他疲惫不堪。他需要休息,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歌德再次逃跑了。
48、本书的推荐人是著名导演王潮歌。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推荐人王潮歌导演。王潮歌,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六人核心创意小组成员,也是《印象丽江》、《印象武隆》等“印象系列”的总导演。
49、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
50、《托尔夸托·塔索》(戏剧),始于1780年,1790年复印
51、一旦家里出了变故,有人生病了,着急花钱,钱都用在了刀刃上,结果病也没有治好,房贷也没有还,全家人都会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绝境,会感到世界末日要到了一样,到哪个时候,真的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
52、歌德年轻时恃才傲物、一骑绝尘,随着年岁增长,岁月安稳,他性格中市民性的一面日益凸显。他越来越讨厌偏激的观点,暴力的行为,连带着不认同剑走偏锋、愤世嫉俗之人,比如拜伦,比如贝多芬。歌德惊叹拜伦的非凡才能,认为在创造才能方面,世人无一能与拜伦争锋,“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比拜伦具有更大的真正的诗才。”但是他对拜伦的性格却不以为然。歌德痛惜拜伦的早陨。他认为拜伦跑到希腊参加那里的解放战争,是“对世界的误解”。
53、再次回到魏玛公国后,即便公爵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这位老朋友,任命他为首相。但是歌德却不想过多涉足政务,只是督导艺术和教育。1816年6月6日,和他一起生活了28年的伴侣——克里斯.蒂安娜去世了。歌德在悲伤中做了最深情的告别:“现在我生命的全部盈余,就是痛哭她的消逝。”
54、歌德追求的是“平衡”和“建设”。对于世界的好与坏,歌德主张不必为坏事伤心,而只去永远做好事。“因为关键不在于破坏而在于建设,建设才使人类享受纯真的幸福。”
55、14岁的歌德在写诗方面已经相当出色了,甚至可以在懵懂的青春里替朋友写一些爱情诗了。歌德在一个爱情悲喜剧中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朋友们为了酬谢他,就邀请他参加了晚宴。
56、1778年,8岁的贝多芬师从宫廷老管风琴师H·伊登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管风琴,同年8月26日第一次登台演出。
57、直到他生命结束前的半年,82岁的他仍然在兴致勃勃地寻求新的素材,新的自我。在歌德的时代,正是“天才”之说流行的时代。康德明确肯定“天才”的存在:“在一切艺术之中占首位的是诗,诗的根源完全在于天才。”歌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完全明白自己犹如缪斯的宠儿,注定会名垂青史,另一方面又不忘训导年轻人,天才的养成要依赖勤学苦练。在他的生命接近尾声之际,歌德对“天才”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他对艾克曼说:“事实上我们全都是些集体性人物,不管我们愿意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歌德身为巨人,庄严自持,又兼虚怀若谷,清醒自知。
58、个人认为,亚历山大老师所讲,是被施泰纳博士深化的“歌德自然研究”,让我们有一个角度,去进入、体认活跃在这个物质世界的灵性本质,进而也成为我们这些深深扎根于这个物质世界的现代人“灵心”发展的道·路。
59、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60、法兰克王国分裂后,法兰克人部落一部分和居住在高卢的罗马人混血,形成现在的法国人。
61、《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对于授予参加共济会50周年荣誉证书的诗歌形式的谢辞),1820年
62、在国内有一种现象值得研究。在马克思走下神坛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挺马,而精英层或是具有先锋思想的人却推翻了他们曾经心中的偶像。
63、他的方法,是经验主义的(而非抽象推论的),跟实证论的经验主义不同,它并不把人当成外在的观察者,而是把人当成观察对象内部的,从属于观察对象的对象来对待。
64、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所有她都说了;一切都是她的缺点,一切都是她的优点。
65、在晚宴上,他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少女,叫格蕾琴。少年的歌德一下子就被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吸引了,或许他当时还不能真正懂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但自此以后,他的脑海中就再也抹不去那个身影了。
66、格蕾琴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将歌德心中的罗曼蒂克彻底摧毁了。他伤心欲绝,茶饭不思,似乎整个生活都已黯淡无光。但如果歌德就此消沉,那么也绝不可能有后面的伟大事迹了。歌德男子汉的自尊心最终把他从人生的谷底拉了上来,他发奋读书,立志要当一名大学教授。
67、冬日哈尔茨山之行给了歌德独特的宁静,使他暂时疏离人群,隔绝悲伤。对大自然的敬畏帮助他自我克服,自我超越。在山中的日子,他见识了自然的光影变幻,矿石的肌理质地,积雪的色彩魔力,歌德惊喜地发现自己具有成为一名地理学家、矿物学家和色彩学家的潜能。大自然为歌德提供了伟大教益,下山后的歌德已经是一个崭新的歌德了。歌德怀着比以往更大的决心,投身于辅佐大公的使命,一大堆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任务也在等着他。“他天生就知道正确的前进方向,这种出色的能力伴随了他一生。”英国大诗人W.H.奥登这样评价歌德。
68、1749年8月28日的中午,时钟刚刚敲满了12下,一个瘦小的孩子出生了。不同于其他的孩子,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窒息状态,没有啼哭,安安静静,像是已经离开了人间。
69、在歌德的作品开始被翻译成中文的同时,也有人开始介绍歌德本人。1903年上海作新社印行的《德意志文豪六大家列传》中就对歌德做了详细介绍。1904年,王国维在他写的《红楼梦评传》中,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歌德的《浮士德》相提并论,称它们都是“宇宙之大著作”。鲁迅也在其介绍浪漫派文学的《摩罗诗力说》(1907)中把歌德称为“日耳曼诗宗”和“德诗宗”,并提到了他的《浮士德》。
70、她总在建设,也总在摧毁;她的工场是不可进入的,她纯粹住在她的孩子里面。
71、读完书,贝蒂娜开始刻意模仿迷娘,从装束到举止:她有时会爬上房顶,有时说出谜一样的话,有时甚至还拿着短剑与匪徒搏斗……完全变成了迷娘一样的小妖精。
72、第一次重大打击发生在歌德唯一的妹妹科尔内莉亚亡故之际。兄妹俩感情深厚,科尔内莉亚把年长一岁的哥哥看作是理想男子的标准,他们习惯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情感。妹妹的婚姻阻隔了彼此,婚后的科尔内莉亚竟失去了生活的兴味,渐渐枯萎下去。
7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